這位權臣的結局,終於被當年的薑嘯之給說中了,他甚至在幾十年前就預見了宗瑒與蕭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這對君臣的性格是如此相似,以至於不可能同存於一個空間。
雖然那是很多很多年之後的事情,而最先預見到這一點的薑嘯之,也早已無從知曉了。
押解回京的路,十分遙遠,一路上薑嘯之幾乎不和蕭錚說什麼,其餘的錦衣衛,原本就是他的手下,此次竟然押著自己的上司回京,其中尷尬可想而知。隻有薑嘯之自己,好像並不在意,被屬下們暗中照顧,他會道謝,也從不做過分的要求。每晚,蕭錚都會鬆開他身上的木枷,白天趕路時,也盡量往不惹人目光的地方走,他們不願薑嘯之在大庭廣眾之下受辱。
緊趕慢趕,到了京都華胤,薑嘯之被關進了錦衣衛的大牢之中。
他以為他得遭受酷刑,然而,卻沒有。後來薑嘯之也想明白了:刑求,是要拷打出東西來,他沒什麼可吐露的,宗恪和周太傅想知道的,他們都已經知道了。而且說到底,這其中沒有私仇,他為人一向低調,在錦衣衛裏沒有結過怨,沒人會以拷打他為樂,並且,也不會有人樂於宣揚他的身世——那秘密暴露出來,對大延自身也是一個重擊。
然而他畢竟走上了生父的老路:在與敵人對陣的前線,被手持聖旨的一隊緹騎捉了去,家產收沒,族人盡誅,自己也將死於所效忠之人的刀下——對最終的死亡結局,薑嘯之幾乎不予置疑,宗恪和周太傅不可能放過他。
因此他經常想,等到九泉之下,見著了父母的麵,他會不會被生父給笑話?笑他反反複複、來來去去,用盡一切法子逃避,結果,依舊和父親一樣。
隻是薑嘯之覺得,自己有一點比生父強,沒有人會被他帶累得喪命,他在這世上唯一的親屬,就是把他送進這牢裏的人。
現在,想起養父來,薑嘯之卻覺得異常平靜,他原以為自己會不忿,會痛苦,然而沒有。
養父把他養大成人,教他讀書上進,給他高官厚祿,送他到君王身邊輔佐,最終,再把他送入大牢。這就像一個循環,他從低如草芥,到高人一等,最後,又回到低如草芥的狀態。
從零到零。
他欠了養父的養育之恩,養父欠了他全家的性命,現在他喪失了一切,養父也終於安心,這樣子,兩廂也算扯平了。他也完全明白,養父不會來見他。
薑嘯之並不想見養父,他卻很想再見一見宗恪。
然而讓他失望的是,宗恪一直沒有來見他。
(作者有話說:提示一個小小的伏筆,不知各位可記得第一部接近結尾的部分,阮沅那個預示未來的噩夢?那裏麵提到了一個人,正是此人率兵平定了趙王宗恒的叛亂。各位不妨返回去瞧一瞧,在那種情況下,那個能不顧舊情、拿宗恒的頭顱換取戰功的人到底是誰。)(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