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式戰機(3 / 3)

SBD-3

SBD-3俯衝轟炸機於1942年春末裝備一線部隊。這批飛機原本是法國訂購的,他們在歐洲眼見了德國俯衝轟炸機在波蘭戰役中展現出的巨大威力,於是向美國訂購174架該型機,法國淪亡後,這批飛機連同後來專門為美軍自己定製的410架飛機一起被交給了美國海軍。

SBD-3是第一種完全滿足了作戰需要的“無畏”。該機裝備了容量260加侖(984升)的自封閉油箱,為乘員提供了裝甲防護,並且安裝了防彈風擋。不過這些額外的裝備增加了飛機的重量,為了避免對飛機機動性的影響,SBD-3上采用新的鋁質蒙皮並取消了所有可有可無的設施,從而減輕了重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原先在SBD-2上被撤銷的一挺前機槍再度回到了SBD-3上,因為戰爭的經驗表明,強化前射火力的好處要遠遠超過其帶給飛機的那點重量的影響。SBD-3用新的萊特R-1820-52發動機取代了原先的R-1820-32型,並稍稍擴大了引擎罩後的散熱口。最後,在新“無畏”的生產過程中,設計師還把原來無線電員座上的單管30毫米機槍換成了新的雙聯裝機槍,增強了自衛火力。所有這些改進使得SBD-3的防護性能達到了實戰的要求,而付出的代價僅僅是飛機的最大時速從256英裏(412公裏)降低到253英裏(407公裏)而已。

SBD-4

1942年下半年,新的SBD-4“無畏”或戰機進入部隊服役。從外觀上看,這種新型“無畏”和SBD-3型機沒有什麼顯著的區別,二者不同在於其內部:SBD-4轟炸機對內部設施進行了調整(設備工作電壓從12伏改為24伏),以安裝新問世的無線電導航設備和機載雷達。不過,由於機載反艦雷達的生產數量不足,許多生產較早的SBD-4都是在到達部隊後才在前線裝上這種先進的裝備的。裝備雷達的飛機在每側機翼下麵裝有一個八木天線。原先的帶整流罩的變矩螺旋槳換成了漢密爾頓標準的液壓恒速(變距)槳。新的裝備還有電力油泵和電力備用油泵。

隨著SBD-4的投產,“無畏”的生產速度也大大提高:從1942年10月到1943年4月,共有780架這種“無畏”走下流水線。陸軍以A-24A的編號接受了其中的170架,將它們大多用於訓練。

大多數的SBD-4都交給了海軍陸戰隊和岸基海軍航空兵:對於機庫空間有限的航空母艦而言,“無畏”機翼不能折疊的缺陷實在是一宗罪過。不過還是有一艘輕型航母裝備了SBD-4,那就是“獨立”級輕型航母的首艦“獨立”號。艦上第22轟炸機中隊的飛行員們駕駛著“無畏”參加了1943年對馬爾庫斯、威克和塔拉瓦島的空襲,直至最後被折疊機翼的“複仇者”式魚雷機所取代。

SBD-5

前線的飛行員們對“無畏”評價頗高,但詬病也不少,這些批評主要集中在飛機緩慢的速度上。為此,SBD-5換上了新的1200馬力的R-1820-60型“旋風”發動機。但由於其他裝備重量的增加,此次提高功率的改進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飛機的最大時速僅僅提高了11公裏,巡航速度反而還下降了!從外形上看,新飛機的變化包括取消了汽化器進氣口,引擎罩兩側的通風片數量減少為每側一個,發動機散熱口也被重新設計而有所擴大。老式的望遠式轟炸瞄準具被新的反射式瞄準具所取代,兩側翼下各增加了一個副油箱掛點,各攜帶一個58加侖(220升)的副油箱,使飛機的航程達到了1340海裏(2480公裏)。這種SBD-5型機最終成了產量最高的“無畏”,從1943年2月到1944年4月,該機的生產數量達到了2965架。此外,道格拉斯還以A-24B的編號為陸軍生產了615架。需要說明的是,為陸軍生產的飛機中,有60架後來被海軍接受並轉交給了海軍陸戰隊。

大批生產的SBD-5源源而來,在1943年一年之內就取代了先前的所有型號。在1943年下半年,美國海軍艦載機對日軍據點的空襲作戰中,參戰的俯衝轟炸機角色完全由SBD-5擔任。按照美國海軍的原定計劃,SBD轟炸機將在1943年內被SB2C“地獄俯衝者”俯衝轟炸機完全取代,但由於後者生產的延誤,這一過程被推遲到了1944年。到1944年夏末,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上已經見不到“無畏”的身影了,但是,它們並沒有從此退出戰爭舞台,而是依舊以陸基俯衝轟炸機的身份奮戰在西太平洋的島群上。

SBD-6

SBD-6是“無畏”家族的最後一名成員。由於對飛機速度不夠的“保留弱項”耿耿於懷,設計師再一次提高了飛機的引擎功率,換上了1350馬力的R-1820-66發動機。然而,由於飛機基本設計的限製,飛機的最大速度僅僅達到420公裏/小時。按照1943年的標準,這種改進實在是不值一提。很自然地,SBD-6沒有能夠挽回“無畏”最終被取代的命運,它僅僅生產了450架就宣告停產,從而結束了“無畏”作為美國海軍主力艦載轟炸機的曆史。當1944年3月18日第一架SBD-6服役的時候,它真的已經過時了。所有的450架飛機都被留在本土,用來執行諸如訓練、巡邏、拖靶之類的次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