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式戰機(1 / 3)

SBD無畏式戰機為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的艦上俯衝轟炸機,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開發

早期為道格拉斯與諾斯洛普公司合作開發,以諾斯洛普BT為設計的原型機,不過諾斯洛普後來退出研發團隊,所以才將機型名稱由原本的BT-2改為SBD。與格魯門F4F野貓式戰鬥機及TBD破壞者式魚雷攻擊機為“二戰”開戰時美國三大主力艦載機。比起TBD破壞者的開發,SBD的金屬蒙皮技術更為成熟,與SBC式有相同的穿孔式空氣煞車襟翼,增加了許多俯衝時的機身穩定性,不像德國的容克斯JU-87與日本的九九艦爆必須額外加裝維持穩定的副翼。而可收藏式的起落架比起前兩者也減低了更多的風阻,極速比起九九艦爆還更快了將近時速20公裏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期的SBD雖然擁有高性能,但是裝甲薄弱是一大問題,也成為零式戰鬥機的標靶,而1941年服役的SBD-3改換了馬力更強大的R-1820-52發動機、自封式油箱與防彈裝甲以及更大的炸彈掛載重量,卻沒有降低它的性能。到了SBD-5,又換裝了更強大馬力的發動機及更大的炸彈掛載量。

戰曆

正如其名,希望駕駛它的飛行員可以不畏懼地勇往直前,而SBD確實也獲得飛行員極高的評價。在珊瑚海海戰與中途島海戰當中,SBD創下了空前的戰績,尤其是擊沉了日本引以為傲的海上主力:“赤城”、“加賀”、“蒼龍”、“飛龍”4艘航空母艦。至1944年由於後繼機種SB2C地獄俯衝者式的服役,才慢慢退居第二線。而1944年SBD也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行列,在北海對抗德軍的U型潛艇,同時SBD也以A-24之名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在地中海戰場上打擊德國與意大利的裝甲部隊。

使用國家

美國海軍,美國陸軍;法國陸軍,法國海軍,自由法國陸軍;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皇家空軍;墨西哥空軍;新西蘭皇家空軍;智利空軍;摩洛哥警備隊。

研發過程:“無畏”的誕生

20世紀30年代前葉,借助大量的政府訂購,美國從那場災難性的經濟危機中緩過勁來,其海軍實力也由於擴大訂購的政策而得到加強。1934年,美國海軍航空局開始著手用統一的機型來取代自己手中那些型號複雜淩亂的艦載俯衝轟炸機。

海軍的招標方案一出台,立刻有布呂斯特、馬丁、沃特和諾斯羅普等多家公司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加入到了新型轟炸機的競爭中來。絕大多數參與競爭的製造商都認為,傳統的雙翼飛機雖然速度難以提高,但是由於低速性能較好,起降滑跑距離短,因而是艦載飛機的不二之選,唯獨在當時的美國航空界有著“天才”之名的約翰·諾斯羅普獨具慧眼,選擇了當時航空界堪稱新銳的下單翼布局和全金屬半硬殼結構作為自己投標方案的基本設計。諾斯羅普認為,航空母艦對飛機起降性能的要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苛刻,經過特殊的設計,速度較快的單翼飛機也能夠扮演艦載飛機的角色(他的認識比其英國的同行們領先了6年,後者直到1940年的挪威戰役時才悟出了這個道理)。當然,為了降低風險,他還是采取了一些犧牲速度以換取低速性能的舉措,例如增加機翼麵積以降低翼載荷(即單位麵積的機翼所要負擔的重量)。

諾斯羅普的新穎設計很快吸引了海軍的注意力。經過一番對比,海軍選中了他的設計方案,要求他提供一架原型機並為其賦予了XBT-1的設計編號(生產序列號9745)。為了防止諾斯羅普的設計萬一失敗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海軍還責成沃特公司在原有設計基礎上開發一種下單翼機型以供備選(也就是後來的SB2U“守護者”俯衝轟炸機)。順便提一句,這種做法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非常普遍,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著名的B-17轟炸機和它的備用品B-18上。

XBT-1的設計由諾斯羅普公司的埃德·海尼曼工程師負責,約翰·諾斯羅普本人則給予其直接指導。當它緩緩駛出廠房之時,這種飛機幾乎成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航空設計的典型:下單翼,收入主翼下方凸起艙室內的主起落架,露出下半截的機輪。設計師認為結構強度是俯衝轟炸機設計中的首要因素,因此,海尼曼采用了由諾斯羅普在A型郵政機上首創的蜂窩晶格機翼結構。這種機翼結構此前已經在道格拉斯的DC係列運輸機上得到了成功運用。這種機翼結構在初創之時不亞於航空設計上的一次革命,因為它使單翼飛機從此擺脫了框架的限製。不過,蜂窩結構也導致機翼不可能折疊,這就讓XBT-1成了海軍訂購的唯一一架采用這種結構的艦載機。為了彌補機翼不能折疊的缺陷,海尼曼竭盡所能地控製飛機的尺寸,原型機的翼展隻有41英尺6英寸(12.65米),全長31英尺6英寸(9.60米),全高也隻有12英尺6英寸(3.81米),相對於其他飛機來說,這個尺寸還是比較小的。XBT-1裝有一台700馬力的普拉特·惠特尼R-1535-66“雙黃蜂”發動機,最大速度為184英裏(286公裏)/小時。1935年8月19日,XBT-1原型機首次試飛,測試圓滿完成。同年12月,飛機換上了一台825馬力的同型發動機,隨即在試飛中達到了212英裏(341公裏)的時速,同時能夠攜帶1000磅(454千克)炸彈飛到22500英尺(6858米)高度。為了解決俯衝中的振動,飛機的俯衝減速板上又增加了許多圓孔。此舉不僅在不影響機翼油箱容量的基礎上解決了振動問題,還使得減速板的張角得以擴大,從而提高了減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