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號裝有電子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該係統整理和處理來自本艦雷達、護航艦隻、飛機以及其他來源的信息,並將其自動傳給其他艦隻,使整個特混艦隊像一艘軍艦那樣協調一致地行動。這一係統能使特混艦隊指揮官迅速分析多種威脅的輕重緩急,采取措施防禦最危險的襲擊。戰術通訊導航係統是保障空中作戰的重要電子設備,它利用信標向飛機傳遞距離和方位,大大簡化了飛機在執行任務後尋找母艦的過程。此外,它的航空支援能力及結構方麵也有不少獨到之處,艦上取消了常規動力所需的粗大而笨重的進氣管道和煙囪,有著較大的甲板空間,以增加艦載機數量並能提高飛機起降時的安全性。
1964年,“企業”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無需加油和再補給,曆時64天,總航程3萬多海裏,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1979年到1982年3月進行了燃料補給和現代化改裝。島式上層建築進行了重新布置,加裝了海麻雀艦空導彈。迄21世紀初仍是美國海軍的主力之一。
CVN-65“企業”號是同級船艦(企業級航空母艦)中唯一的一艘武器係統級艦載機。
配備導彈是3座雷聲Mk298聯裝發射裝置;“北約海麻雀”對空導彈,2.5馬赫時,射程14.6公裏;戰鬥部39公斤火炮:3座通用電氣/通用動力Mk15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炮,發射率30000發/分,射程1500米,一般配備20架F-14“雄貓”(T歐姆擦台)36架F/A-18“大黃蜂”,4架EA-6B“徘徊者”,4架E-2C“鷹眼”,8架S-3A/B“北歐海盜”,4架SH-60F和2架HH“海鷹”。
“企業”號航空母艦參加過拍攝電影《獵殺紅十月》,並被法國的喬治·布隆得寫入《大洋餘生》一書。“企業”號甲板上發生過墜毀艦載機。
經過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為期兩年的維護及改造,2010年“海上老兵”重返大洋。
這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終於駛出船塢,再次馳騁大洋。據美國海軍官方網站披露,4月12日,在湖泊巡航演習中,“企業”號進行了模擬航行補給訓練,為將要進行的海試做準備。這次訓練模擬了海上燃料和幹貨補給,為艦員提供了曆練各自技能的一次機會,推動了“企業”號航母的海試準備工作進一步向前。
另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市場觀察》等媒體披露,“企業”號於4月17日起航,開始海上測試,在19日返回諾福克海軍基地的途中,按照美國海軍的傳統,“企業”號在桅杆上懸掛起掃把,這意味著全麵勝利和海試成功。諾·格公司的“企業”號項目負責人戴維·朗稱,“對於我們來說,‘企業’號意義非凡,它是美國首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此次維修將是它生涯中的精彩一頁,在造船工人、該艦海軍官兵的通力合作下,這艘有著48年艦齡的巨艦才得以重返海軍隊伍,繼續在全球執行重要任務。”2008年4月,諾·格公司被授予一份價值4.533億美元的合同,對“企業”號航母進行為期16個月的入塢延長可用性維修,但後來延期了7個月。
改良
1973年“企業”號進行了在越戰中的最後一次空襲行動後,開始更換艦載機,以F-14A、S-3等取代原有的F-4等機。在1979年至1982年接受現代化改裝工程,“企業”號的MK-25換成MK-29 IPDMS,加裝導控海麻雀導彈的MK-91火控雷達以及3座MK-15“密集陣”近程防空係統,並以SPS-48與SPS-49對空搜索雷達取代原有的SPS-32/33對空搜索雷達。該級艦的飛行甲板構型沿用自小鷹級航空母艦起所定下的規格,也就是成為美國現代航空母艦標準的飛行甲板設計,共擁有4座側舷升降機、4條MK-7攔截索以及4具C-13蒸汽彈射器。1992年企業號再度進行改良,追加一座MK-29,SPS-48C升級為SPS-48E,並加裝MK-23 TAS、NTDS、ASCAC以及TFCC。在21世紀初期,美國海軍正陸續將其航空母艦上的MK-15“密集陣”近程防空係統拆除,代之以拉姆短程反導彈係統以強化自衛能力,而“企業”號在未來進行保修時應該也會進行一次換裝。
此外,“企業”號曾有數次更換燃料的記錄:1970年,它在航行了30萬海裏後,第二次更換核燃料。1979年至1982年,“企業”號在進行為期38個月的現代化改裝期間,第三次更換核燃料。進入90年代,“企業”號又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工程,第四次更換核燃料。經過長達3年多的工程,1995年年中重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