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與榮譽
弗萊徹中將於1946年任將官會議主席,至1947年5月退休,並晉升為上將。弗萊徹上將於1973年4月25日病逝於比塞大海軍醫院,並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評論
弗萊徹上將是美國海軍從1941年12月到1942年8月之間,參加過最多會戰的航艦部隊指揮官,包含曆史上首次航艦對航艦的海上會戰。但他卻不像海爾賽跟斯普勞恩斯一樣受到推崇,甚至還被非議,而且這些非議到今天都還被許多戰史研究人員當成是弗萊徹上將棺木上的評語。最主要被非議的部分即為進取心不夠,不但金恩上將這麼認為,在中途島之役前,尼米茲上將也同意這種看法。但在1942年5月28日閱讀過弗萊徹的戰鬥報告後,尼米茲從此改變看法,他發給金恩的信中就提及:
在弗萊徹停留在珍珠港的3天裏,我終於有機會和他討論在珊瑚海的軍事行動,並且澄清有關他的艦隊缺乏進取戰術的假象……我的看法:弗萊徹在最近的珊瑚海戰役中,十分稱職,且判斷高明。他是一位優秀的適於海上的擅長作戰的海軍軍官,未來我仍希望他能擔任特遣艦隊指揮官。
但金恩並未接受這種看法,雖然他最後同意升弗萊徹為中將,但還是找機會把他調離了海上。有人曾把金恩不滿意弗萊徹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兩點:
弗萊徹是金默爾任命的,這讓金恩對他有疑慮。
珊瑚海戰役中,弗萊徹損失了“勒星頓”號,而金恩曾任這艘航艦的艦長2年。
這兩點都有道理,例如山本五十六曾擔任過“赤城”號艦長,在中途島之役時山本也希望南雲忠一能盡全力搶救“赤城”號一樣,損失“勒星頓”號對金恩一定會有所遺憾。但問題是當時指揮“勒星頓”號的是費區少將,艦長為佛德烈·薛爾曼上校,費區後來在金恩之下擔任主管航空業務的副軍令部長與海軍軍官校校長,薛爾曼則從1943年起成為快速航艦部隊的指揮官,直到戰後,並曾擔任第5艦隊司令。金恩似乎並沒有對這兩位軍官有什麼苛責。
威克島救援失利的原因則比較複雜,的確,弗萊徹為配合艦隊油輪航速(約12節)導致行動遲緩,以及在12月21日與22日兩天的海上加油行動,是救援艦隊無法在23日前提供威克島守軍援助的主因,但如果真的在23日前趕到威克島,則日本第2航空戰隊(指揮官山口多聞少將,轄“飛龍”號與“蒼龍”號兩艘艦隊航艦,結束珍珠港之役後就前往威克島提供空中支援)就很有可能直接跟TF17展開第一次航艦會戰。曆史不能評論未發生的事,但以當時日軍豐富的作戰經驗與經驗相對缺乏的美軍來說,這樣的對抗對美軍可能是一場比珍珠港還糟的災難。此外,援救威克島行動是金默爾決定的,在損失了太平洋艦隊的戰鬥艦後,若他能成功援救威克島,則他的名譽也就能恢複。但由於民意的壓力,金默爾在12月17日被免除太平洋艦隊司令的職務,代理他的培伊則認為威克島不重要(但羅斯福總統卻說威克島失陷比珍珠港被攻擊還糟),並會掉進日本人的陷阱(有可能,但目前並無證據證明日本人曾設陷引誘美軍艦隊)。而且就算航艦部隊在23日抵達作戰水域,增援的陸戰隊第4防禦營離威克島還有500英裏以上。當培伊於23日取消威克島救援行動後,金恩並未指責培伊的決定,而是指責遵令行事的弗萊徹。培伊是金恩海軍官校1901年班的同學與親密的朋友,因此,弗萊徹不被金恩信任的原因可能不是這些外部的問題,而純粹隻是金恩個人的偏見所造成。
弗萊徹另一項被非議的部分則是“習慣性”地加油。在威克島救援行動中曾如此,在“瞭望台行動”中也一樣。弗萊徹的非議者認為這正是他行事不夠積極,隻想保存船隻的證明。支持者則反駁,威克島救援行動時,弗萊徹進行加油的原因是由於培伊命令TF17停下來等候布朗的TF11,加上當時的海上加油技術還不夠純熟,所需時間較多。而且以當時美軍處境來說,保存航艦戰力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否則將是美軍而非日軍會喪失行動自由。至於在“瞭望台行動”的土拉吉島與瓜達康納爾島登陸作戰中,支持者認為弗萊徹的行動命令是確保登陸行動,並伺機摧毀日本海軍航空戰力。登陸行動於1942年8月7日與8日全部完成,所以他要準備日軍艦隊的反擊。反對者則認為,令陸戰隊與運輸艦隊沒有空中武力保護是不可原諒的錯誤,並讓美軍遭到薩沃島的慘敗。前者可以討論,但即便美軍航艦留在薩沃灣,他們也不可能在夜間起飛戰機攻擊日軍,還可能會受到日軍水麵戰艦的直接攻擊。在東所羅門海之役中,“胡蜂”號在美軍發現日本艦隊的同時送到南方去補給燃料,這的確是讓美軍的兵力陷入弱勢。但戰役的結果是美軍獲勝,比較可以非議的部分可能是勝得不夠多。
進取心可說是所有非議中的核心,但有意思的是,這個“進取心”是跟海爾賽來對比的。海爾賽有無與倫比的戰鬥企圖心與領導能力,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美國海軍將領。作為南太平洋戰區司令與第三艦隊司令,除了兩場台風外所造成的災難外,他可圈可點的表現讓美軍獲得許多勝利。但作為特遣艦隊指揮官,除了創造出新聞性與提振士氣外,就軍事上的戰果來說是乏善可陳的。也有人認為如果是海爾賽指揮中途島之役,他可能仍會擊沉4艘日本航艦,但也很有可能被山本大將的水麵艦隊給擊敗。反而言之,如果跟海爾賽比起來,斯普勞恩斯的進取心也完全不及,但斯普勞恩斯卻受到金恩的全力支持。因此,如果以進取心不足與海爾賽相提並論而非議弗萊徹,對弗萊徹並不十分公平。
雖然有這些非議,但無論如何,弗萊徹仍是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沉日軍航艦最多的一位海軍將領。如果“勒星頓”號與“約克鎮”號的損失是記在他的名下,那麼在他的指揮下,總共擊沉了日軍5艘航艦,包括“祥鳳”號(日軍所損失的第1艘主力船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弗萊徹是6月4日下午才把指揮權移交給斯普勞恩斯)與“龍驤”號。海爾賽在萊特灣海戰中也一次擊沉4艘航艦,但當時的北方部隊(第3艦隊)原本就是誘餌,而且海爾賽是用12艘航艦對4艘航艦,弗萊徹則都是在頂多數量相等的情況下進行會戰。接替弗萊徹擔任TF61指揮官的湯瑪士·金開德少將(後升上將及美國第7艦隊司令),不但沒有擊沉1艘日軍航艦,本身還損失了“大黃蜂”號與“胡蜂”號兩艦,可是日後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損失而影響到他的仕途。弗萊徹在美軍太平洋戰爭中最艱苦的前半年,不但保存了美國海軍的實力,首次阻止了日軍的推進,還改變了戰爭的走向,但他卻沒有獲得應得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