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的苦有很多,但可把它們歸納為八苦。
生苦 ——從一受孕開始,受生的生命便感到各種痛苦。
成蓓看見岔路兩邊的穀道上過電影一般的開始閃回畫麵。
無以數計的精子默然注視沿著眼前的卵子。
巨大卵子的外壁上,唯一的一隻精子,正在數以億計即將死去的同類前,虔誠的叩擊著細胞的融合。
它甩動著尾巴,無悲無喜的見證了一個輪回的開始。
對於生苦,本體或許不太明白,亦無法記起自己在母胎內乃至出生過程所經曆的痛苦了。在母胎內的近九個月間,嬰兒所受的痛苦很大。雖然本體記不起了,但這不代表本體當時沒有感覺。
成蓓看見醞釀中的嬰體,如在宇宙中逐漸形成的星球一般,緩慢而長遠,卻見瞬間就完成了出生。
老苦 — 本體不要以為在年過六十以後,才會感到年老的痛苦。事實上,本體自出娘胎,這種經曆便可說是開始了。在逐漸衰老的過程中,本體智力漸漸衰退,記憶力也日漸減弱,肉身的體能及功能之衰退更加不用說了。
成蓓看著畫麵上的本體,從沒有頭發沒有牙齒,到健康活潑的長出密發,長出四顆虎牙,活蹦亂跳,年輕氣盛。
揮斥方遒,大好年華。
硬朗堅實的肩膀輕輕鬆把世界扛了下來。
漫步人生路,有夢想,在追求。
不過一轉眼。
一切物是人非。
卑微的奉承壓軟了腰板。
生活的愁苦深深烙印在滿頭白發之上。
褶皺疲憊的臉龐。
輕歎生命的飛逝。
病苦 - 人的一生,不但要遇上多次大大小小的生理病患,更有各種心理上及情緒上的問題。如果往醫院中走一趟,便能親眼見到疾病帶來之大苦。這種痛苦,有時更嚴重至令人生無可戀。
太多了。
醫院的白色恐怖下。
通往太平間的道路上灑滿無數的不舍。
死苦 — 在死時,本體不但承受極大的痛楚,更要被迫與親友及財產分離,心中的恐懼不安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就是一口氣。
這口氣在體內流轉,無論神誌不清,無論語無倫次。
是活著的。
這口氣停了。
不過一具灰沉的軀體。
生與死的界限就是一口氣。
愛別離苦 — 在一生中,本體要經曆無數生離死別,往往不能與自己喜愛的人事長期在一起。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於何人說。
怨憎會苦 — 這是指無奈地不斷遇上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例如遇上被盜劫、被傷害或要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共事等等。
他人即地獄!
求不得苦 — 人世間的痛苦之一,便是永遠不能滿足。有些人以為財主及名人便是最快樂的,富豪、明星及名人自殺並不少見,也往往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當本體想得到某些事物時,本體會被**所折磨。在得不到它們時,會很不快樂。即使本體得到了它們,仍然不感滿足,還會欲求更多的「好東西」,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守護自己的財產,或者更會因失去它們而痛不欲生。
得不到想得到,得到了不如得不到!
幸福快樂,快樂什麼?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五取蘊苦 - 因為本體被迫得到了這個五蘊肉身,就自然會遭遇世上的諸種苦楚,無從脫身。
毫無出路。
似隻似螞蟻,活下來就數苦加身,一身一世無法逃脫,根本沒的玩。
或許在數億顆精子沉默的注視著那顆進入卵子的精子後。
想起自己即將衰亡分解的下場時。
不過想
生又何歡
死又何哀
“很絕望?”普賢問。
“還好,不過春秋大夢一場!”成蓓很是淡定。
“如若真的是春秋大夢一場,那六道為何會在這裏?”普賢追問。
“說過了,其實六道不能簡單理解成物理空間,六道是心的境界。”
“一個人走進了羊群,但我們卻不能說這個人進入畜牲道。但如果一個做出了道德上很卑劣的事,我們就會說這個人是衣冠禽獸。所以六道是心的境界,不是物理空間。”
“倒是我很想知道,六道的分界是如何定義的?”成蓓問。
六道分界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隻要在六道輪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說是凡夫,生死流傳,不能出離,如同漫漫的長夜,雖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還是要受輪回。
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間,這有形世間為無名煩惱所包圍,所以世間為五濁惡世。
在六道輪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無色界。
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內,都要接受輪回,這因此佛經說三界猶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煩惱無名之火所燒。
普賢遙指閻魔鬼王的輪盤悠揚的說。
據經典所指出,行十不善業因緣故,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
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雖然享福,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墮落,仍然要輪回的。“普賢繼續演講。
“行善的人,心安氣順,宛若人天;雖然行善,但心生嫉妒,宛若修羅;無慚無愧,無羞無恥,便是畜牲;貪心熾盛,毫無厭足,便是餓鬼;喪盡天良,無惡不做,就是地獄。九類眾生, 一身具足,完全是在心的感受上安立的。”
“癮君子,毒癮發做,如同在地獄之中,但近在咫尺的我們卻不可能感受這樣的痛苦。”
“《地藏經》說地獄“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地獄不是鑽探隊能鑽到的。佛學中還說,一個人禪修到一定功夫時,可以達到一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等等天人的境界。達到這些境界的人,也並不是如同火箭一樣飛到大氣層外麵,而是隻有他本人能夠體會到的一種精神狀態,禪樂也是被很多禪修證實是真實的存在。”
“一念清醒花開遍世界!”成蓓總結。
“馬上就到修羅道了”普賢仙人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