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界,若一個現象的運動可以用以微分方程表征的因果模式加以解釋,則它就是有秩序的。
牛頓首次引入了微分思想,在他的著名運動定律中,把變化率與各種力聯係起來。
科學家們很快變得信賴線性微分方程。無論多麼不同的現象,如炮彈飛行,植物生長,煤燃燒以及機器運轉,都可以用這些方程描述,其中小的變化產生小的效應,大的效應可以通過累加許多小的變化來獲得。
於是在19世紀結束之際, 篤信還原論和機械論的風氣仍舊盛行。”甘毅對著筆記本電腦上的詞條一番演講。
“哦!知道了,甘總你中午不吃飯麼?”陳斐揉了揉眼睛。
甘毅笑了笑,示意手下給兩人端來了兩份盒飯。看著二人狼吐虎咽的大快朵頤。悠悠然開了口“你們兩個有沒有感覺現在的遭遇很像是時間被重置了?”
“你說的重置,就跟電腦重啟一樣唄,甘總,再給一盒雞腿飯唄?”張健強目光渴望。
看來真是經費提高了,盒飯給二人管了個飽。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重啟之後,你的遊戲場景變的不一樣了,裏麵的人和事極有可能有很細小的變化,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不會發現。”
“為啥會被重置?”
“一係列事件的總和,發生了什麼,希望被掩蓋,所以就重置了時間!”
“你的意思是背後有人搗鬼?”
“肯定是這樣。”
“誰這麼牛逼?”
“我也很想知道。”
吃完盒飯,張健強想出去再刷一把孟菲斯托。
陳斐卻趣味索然,一個人漫步到了極點小屋前。
秋天明媚的陽光,依然溫暖著我,那遙遠無盡的幻想。
陳斐想起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似乎自己在很久很久之前為她甘願為之付出過生命,這樣的人都能被自己忘卻,記憶這個東西如此容易被抽離,那什麼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的萬古惆悵不都可以輕易被解決麼?
若存若亡,忘象得意!
第二天的物理課上,腦神清明的張健強再一次發問“悠南山老師,有沒有可能會發生時間重置這種事呢?”
悠南山仔細的觀察著張健強和陳斐,隨著“啪”清脆的一聲。手中的粉筆被掰斷。
“很有可能!”悠南山麵色嚴峻的開口。
“對人類認知意識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思想不止是內次元的,而是發散式的。大腦存在於生物機體內,但卻是按量子層麵理論運作的。”
“物理實驗表明量子,存在的意識及現實都能影響大腦思維。這很驚人,但更不可思議的是大腦能影響量子及其攜帶的信息。”
“實際上,宇宙傳遞信息給大腦,大腦反饋信息給現實,這一切都在以無形的方式影響著這個多次元的世界。”
“大腦將思維緊係這個宇宙,一旦意外發生,打破了這一緊密聯係,大腦會接受新的現實,再次和這個新的宇宙緊密相連。一些人能回憶起過去現實的碎片,但其他人一點也想不起來。”
“這就是思維跳躍,而不是時間遷移或時空穿梭。這是隨著量子糾纏的宇宙遷移。”
“你的意思是,宇宙是主機,隻要發指令,它就能重啟?”陳斐發問。
悠南山仔細注視著陳斐求知的麵容,扶了下自己的金邊眼鏡,目光飄遠深邃。
半響,回答。
“是也不是!”
“悠老師,你順著你的思路來。”張健強建議。
“近來研究發現量子糾纏能夠穿越所謂的“時間障礙。”悠南山繼續開口。
“外國的一個非正人類實驗室從1979年至今,做了許多優秀的實驗。關於人類意識的實驗結果引起了很大的爭論。”
“科學家用隨機數發生器追蹤所謂的“群體意識”。REG(隨機事件發生器)將數據繪製成圖表。圖表中有一個峰值,正是在這個峰值之後發生了影響全球的重大事件。
PEAR試著找到科學家所說的“共振狀態”,他們說數據顯示“在麵對共享認知和情感活動的人時,會出現持續不變的跡象。”
“世界重大事件的連續型隨機數據的相關性”中明確了量子意識的多維雙曲線接口構成了數據彙總。”
“假設,群體異常現象的產生是情感/智商驅使的,使參與者形成共同的“意識圈”,REG是通過隨機產生的異常數據證實這一點的。”
“研究結果讓大部分支持這個項目的人相信群體意識能夠預知重大事件的發生。”
“REG數據顯示這些重大事件都集中在峰值處,比如戴安娜王妃的逝世事件。”
“群眾意識能預知的假設是建立在已搜集的數據基礎上而不是實驗結果中。同樣的,評論家開始質疑這個項目的有效性和數據采集過程的方法論。”
“毫無疑問,事件發生的高峰期被認定為“分歧點”。這些事件破壞了意識中的時空聯係。
“峰值除了導致無意識的參與某個事件,使時間倒流,也可能使意識轉移到另一個現實或時間軸中,事件的衝擊性形成三岔口:可能的未來,最不可能的未來,或是重置過去。”
“嗯,很接近了。”張健強甩了甩發麻的手掌。
“這就是以群體意誌為轉移?”陳斐深深迷惑。
悠南山沉默了一會,開口。
“或者可以理解為,另一個地球,另一個時間軸。”
“時間比現實更具感知性,所以它是真實存在的。認知意識塑造環境,就像我們塑造身邊的事物一樣。”
“有世界知名物理學家認為:如果重塑宇宙,一切便會脫離正軌。因果變化怎能背道而馳?”
“在黑科技實驗室近來的實驗表明結果可以先於原因,至少在亞原子級別是這樣的。然而,亞原子級別是存在的基礎,二進製現實的宇宙——粒子與波——是量子的兩個部分。”
“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不適宜的時間地點發生著。來探望我們的遊客本不該在此,(詳見:來自另一個宇宙的女人在此覺醒PS:課外讀物,不建議在學校閱讀。),地球人發現自己身在另一個地球(詳見:多元宇宙混亂:被平行宇宙吞噬的少女和奇怪男子來到東京PS:課外讀物,不建議在學校閱讀。)”
“當證據確鑿後,另一個時間,空間和生物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
“到底有多少個地球?也許是無窮無盡…恐龍沒有滅絕的地球,繼續建造星際飛船的地球…戴安娜王妃還活著的地球…或是女性選擇穿紅裙子而不是藍裙子的地球。”
“所以說,多重宇宙,平行世界下,每一個世界同樣的因最後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果。”悠南山結束了發言。
“那就是說,我們先把意識上傳到宇宙的主機中,然後通過無數的意念合成,改變了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直接重置時間,把過去的事改變了?”陳斐發問。
“我就是這個意思啊,再不濟!我們還有多重宇宙來解釋同樣的因果,卻是不同走向的情況。”張健強附和。
悠南山沒有說話,下課鈴響。
如此這般下來,這一堂物理課沒有上。
全班同學很高興,紛紛鼓勵二人要再找更多奇形怪狀的問題來對衝物理課。
二人把這一堂課的筆記拿出找甘毅,甘毅還是呲之以鼻。
“這物理老師根本就是還原論的衛道士,這樣的人居然活過了19世紀來到了現代。”
“同樣在19世紀,還存在很不同的一類方程,19世紀的科學家對此所知甚少,這就是非線性方程。”
甘毅正色演講。
“非線性方程特別適合於不連續事物,如爆炸,材料的突然破損和高度撓曲。”
“問題在於,處理非線性方程需要數學技巧和那時尚不可得的直覺悟性。”
“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家隻能就一些特殊情形解出最簡單的非線性方程,非線性的一般行為則神秘莫測。”
“慶幸的是,19世紀的工程師完成其力學業績,並不需要對此神秘世界投入精力,因為對於他們要對付的多數重要情形,“線性近似”還可以奏效。”
“線性近似是微分方程的變種。他們仰仗平凡的直觀和經過考驗的,值得信賴的還原論因果關聯。”
“因此,這些方程作為一種小把戲,遮蔽了混亂那出人意料的麵目。科學家再次堅守了陳舊的還原論教條。”
“然而,夢中的猛獸會在夢境結束後吞噬回避他的人,非線性妖魔很快顯現出來!”
“非線性方程好似對過渡區的一種數學描述,解題者取道表麵上正規的數學風景區,突然發現他們可以置身於另外一種實在。”
“在非線性方程中,一個變量的微小變化對其它變量有不成比例的,甚至災難性的影響。”
“一個演化係統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可以在很大數值範圍內保持相對不變,但在某些臨界點處會分裂,刻畫係統的方程跳入了一種的新的性態。原來很接近的值猛然分開。”
“在線性方程裏,解題者可用方程的一個解推導出其它解。對於非線性,就不奏效了。盡管他們也擁有某些普適性質的,但非線性解趨向於刁鑽桀驁,個性十足。”
“與學生們在高中數學課上畫的線性方程的光滑曲線不同,非線性方程的圖譜展示出破裂,回環,遞歸等各種各樣的湍亂性。”
“非線性方程可以用作地震爆發的模型。當覆蓋地球岩石圈的兩塊巨大板塊相互擠壓時,沿著斷層線產生了不規則的壓力。”
“方程可以展示,數十年來,隨著地下岩層構造的不斷靠近,直到下一毫米碰到一個“臨界”值,這種差異壓力是如何增長的,在“臨界”值處,一隻板塊開始滑動,騎在了另一隻板塊之上,應力迅速釋放,遂引起這一地區的劇烈地震,初震之後,不穩定的餘震形式還會繼續。”
“非線性方程可以巧妙模擬地震模型,使人們深刻了解刺中複雜事件的發展過程,但他們並不能讓研究者們準確預言下一次地震將於何時發生,我們將學到在非線性的世界(包括我們現實世界的大部分)中,精確預測在實際中和在理論上都是不可能的,非線性打碎了還原輪者的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