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2 / 2)

二是大多數公司管理層追求的是“規模”而不是“獲利”,他們在衡量其他企業時也是如此。他說,你可以問問那些《財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如果按照獲利能力來排列的話,他們的企業會排在第幾位?沒幾個人知道。因為他們不關心企業獲利這個更重要的問題。

三是大部分公司管理層過度沉溺於小時候所聽到的白馬王子的故事,以為一個即將倒閉的企業被他們購並後,就會憑著他們優異的管理能力馬上脫胎換骨、起死回生似的。

巴菲特承認,公司管理層有這種樂觀態度是必需的,否則自己怎麼會甘心情願地以每股2a美元的價格買下該公司、而不是以每股a美元的價格從證券市場上買入部分股權呢?然而,隻有當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時,“白馬王子”才會真正出現。

其一,你買到的該股票特別適應通貨膨脹,無論這一特征是你有意還是無意間注意到的。這些企業的特征是,很容易調高產品價格,並且不會影響銷售量或市場占有率;或者,隻要增加額外及少量資本支出,就能使得銷售額大幅度增加。當然,這種銷售額大幅度增加不一定是產量增加的緣故,很可能是因為通貨膨脹因素造成的,但這不要緊。隻要符合上述兩個特征,即使你用過高的價格買入該股票也照樣獲利,因為你可以隨意通過提高產品售價來提高經營業績。

其二,你是一位經營奇才,具有“無所不能”的本領。巴菲特興奮地說,例如湯姆·墨菲就是這樣一位經營奇才,他有能力把購並目標放在上麵所述的那類公司身上,同時他本身所具備的管理才能又能在這方麵使他成為佼佼者。但巴菲特承認,像湯姆·墨菲這樣的人才實在太少了,以至於到最後發現還是回購股份是最實在的。

巴菲特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伯克希爾公司會持續地以合理的價錢購買股票,無論是購買整家公司還是部分股權都是如此。

他在伯克希爾公司1981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當年伯克希爾公司幾乎談成了一筆大買賣,那家企業與其公司管理層都是巴菲特特別喜愛的那一類,可最終仍然因為價錢談不攏而放棄了。巴菲特說,如果堅持購並下來,很可能會影響伯克希爾股東長期利益的。

說到底,買下這家公司後,伯克希爾公司的規模固然會擴大,但人員素質卻會變差了。當然,今後如果遇到特別適應通貨膨脹的那一類企業,伯克希爾公司仍然會以不錯價格買入的。

[巴菲特智慧結晶]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要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無論是買下整家企業或部分股權都是如此。如果價格不合理,這樁買賣就應當放棄。決不要有在高價買入後寄希望於奇跡發生這樣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