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無冕女皇(3 / 3)

你的確迷人。我怎麼形容你呢?在這崇山峻嶺之中,是不是七仙女下凡?我都懷疑了啊!顧亦同說。

去去去。陳詞濫調,你說過多少次了,我都聽膩歪了。麥小婉故意一撇嘴說。

百看不厭,百說不煩。你仙女要有容人雅量。姣好相貌,非凡氣質,恢宏氣度,都是你麥小婉不同於別的女人的地方。顧亦同輕拍一下麥小婉的手說。

你看你,越說越離譜了。書歸正傳,這雁蕩山奇秀哪裏?麥小婉看到路過的遊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他們,心裏發毛,忙轉移話題說。

好好好,我就做一回你的導遊。顧亦同清清嗓子說。

麥小婉又笑容滿麵地說,這就對了,今天是遊雁蕩山嘛!

話說這雁蕩山——嗨,我說書了。顧亦同自己解嘲似地說,這雁蕩山有著悠久的曆史,早在南北朝劉宋時期,永嘉太守謝靈運即至雁蕩山西穀的筋竹洞口,寫下了《從斤竹澗越嶺溪行》一詩,當時雁蕩山尚未有名。後來在《隋書》中開始載入“芙蓉山”之名。唐初,山徑漸開,有許多高僧名士進山尋幽探奇,留下了足跡和題記。如僧懷素、一行、善孜、貫休以及詩人杜審言、太守夏啟伯、刺史張又新等。北宋時,山中十八寺相繼興建,雁蕩名聞京師。於是有沈括入雁山,觀大小龍湫過芙蓉驛;丞相呂夷簡來遊,寓居淨名寺賞景題詩。宋至南遷,驛路“改從山中出入”,能仁寺有“日食千人”的記載;名臣王十朋“屢經此山中”,與寺僧敏行有酬唱往來;朱熹入山,驚題“天開圖畫”。元代,有儒士李孝光居山中五峰之下,寫有《雁山十記》,台州路達魯花赤拳不華以師事之。明代,有章氏,就是章綸,居蕩陰。朱氏就是朱諫居蕩南。謝鐸、謝省居王城山,這王城山就是現在的羊角洞景區。晚清,又有布衣詩人何白居樂成丹霞山下。這些人都留下了許多詩賦和題記。

顧亦同說教似的講解,讓麥小婉捧腹大笑。嗨,想不到你還這麼迂腐,講曆史啊你!

麥小婉這一說,顧亦同還真是有些不好意思,自打圓場說,是啊是啊,這就是雁蕩山的曆史,部分曆史。唉,我還沒說完呢!

麥小婉說,等你說完天不就黑了?咱還是邊走邊說吧!

顧亦同挽起麥小婉的胳膊說,走。你聽我說,賢者之遊蹤,使名山增色。尤其是在明萬曆四十一年和崇禎五年,大旅行家徐霞客三過雁蕩,盤險徑,登絕頂,寫有遊記兩篇,五千餘字,如今更是彌足珍貴。

麥小婉哈哈笑著說,你遊雁蕩山打算留下點什麼?

顧亦同也哈哈笑著說,我們又不是名人,還能留下什麼。留下記憶吧!若幹年後,我們會回憶起這不平凡的旅遊。在這風景宜人的雁蕩山上,我將與一位貌似仙女的麥女士訂立終身大事,我們可以在一個石壁上記錄下這一莊重承諾。若幹年後,後人看我們就是看曆史,說不定你我也成了名人。哈哈哈哈。

想得倒美。麥小婉說,你滿腹經綸為什麼去那個企業效力?憑你的能力到個機關單位,我看弄個一官半職不成問題。

顧亦同止住笑說,這個我還真是沒考慮。搞企業有什麼不好?你看,搞行政把人都搞懶惰了,一杯酒,一壺茶,一張報紙,一份雜誌,聊度歲月啊!

麥小婉說,搞企業太累人。你看有多少企業家抱病身亡?如今的企業動蕩不安,改製改製,到底怎麼個改法,改製以後對剛進入企業的人究竟是個什麼結局,誰能說得清楚,我擔心你的前途。

顧亦同說,謝謝你的擔心。我對幹企業還蠻有興趣。我想,將來我們居家過日子,一文一武,或許拾遺補缺。你說呢!

麥小婉說,我沒想這個。

顧亦同說,你應該想想。

麥小婉說,是該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