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緔(2 / 3)

“恩人,請受小婦人一拜!”說罷,就要抱著孩子跪下去。那人連忙伸手虛扶住她,說道:

“夫人不必多禮,此時不是說這話的時候,在下略通醫術,趕快去那油布棚裏,在下來替孩子醫治。”

“如此甚好,真是多謝恩人了!”女子流下了感恩又激動的淚水。

帶著母女倆來到油布棚,提劍之人垂紗鬥笠早就濕透,“嘩嘩”雨水順著流下來,一身水氣不除,鬥笠也不卸下,就開始醫治起小女孩。號了脈,便從懷中取了一個藥瓶,取出兩顆藥丸讓小女孩服下,然後也不見他多動作,隻是雙手在小女孩胸腹間摸索了一陣,小女孩泛青的麵頰便恢複了紅潤,似乎寒氣已盡除。那婦人大喜,跪在恩人腳邊不斷謝恩:

“多謝恩人,多謝恩人,小女子無以為報,隻求為恩人做牛做馬。”

那提劍之人也不做恩人姿態,隻是將那婦人扶起,說道:

“舉手之勞罷了,在下力作能及,一條小生命,總不能就這般送了。夫人不必多禮,在下還有事要入城,這便告辭了,夫人保重。”

隻那女子自小便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婦人心地良善,一心要報恩,但見恩人急急匆匆要走,又怕著惱了恩人,隻怯怯地拉住他衣袖,說道:

“不知恩人入城何為,宿在何處?告訴小女子一個地址,小女子在洛陽城中還有個哥哥,投靠哥哥後,希望能找到恩人,以報救命之恩,求恩人成全。”

那人一聽這話,立刻說道:

“夫人,不必如此,在下隻是舉手之勞......”本想說得更絕情一點,可一看那女子樸實的臉上滿是感激,那人心中有些不忍,思慮片刻最後說道:“不知夫人的哥哥從業為何?在下入城隻是辦點事,不會長時間呆在城中,也沒有落腳處,在下去尋你如何?”

“如此甚好。小女子的哥哥是洛陽府中官差,小女子便是來投靠哥哥的。”

原來這女子名叫何素雲,原本家境不錯,父親是雲州出了名的鄉紳,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何明成習了些功夫,入了官門,做了官差。女兒何素雲十六歲嫁給了麟州著名的商人陳韜,十七歲生了兩人唯一的女兒陳妍。後來,南朝大敗北朝,北朝皇廷縮回嶽龍江以北,他們的苦日子就來了。朝廷不斷剝削,商人被官府欺壓,大部分的財產都被強行掠奪,陳韜辛辛苦苦攢了多年的產業就這樣被掠奪一空,家財散盡,陳韜落魄不已,帶著妻女投奔老丈人,哪裏知道老丈人那裏也被朝廷剝削,老丈人悲戚之極,一口氣沒喘上來,就這樣兩腿一蹬離開了人世。陳韜不得已,隻能收了老丈人還遺留下來的錢,帶著妻女去洛陽投靠小舅子。可是,天意難為,路途中,陳韜患上瘟疫,為了不傳染給妻女,不拖累妻女,拿了三尺白綾結了性命,撒手人寰,何素雲悲痛欲絕,卻毫無辦法,為了能讓九泉之下的丈夫過得好,她出錢將丈夫火化了,帶著骨灰和女兒,曆經千辛萬苦才終於到了洛陽腳下,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幕。

“真是造化弄人,半點不由人。小女子也就隻能認命,隻求投奔哥哥後,能將妍兒撫養成人,嫁個好人家,就足矣。”

那提劍之人聽了何素雲的遭遇,也是唏噓不已,說道:

“陳夫人不必傷懷,死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活下去。實不相瞞,在下其實入城很困難,在下的身份文書在路上丟失了,但在下必須入城辦理急事,耽誤不得。不知夫人能否幫得上忙?”

“若是如此,小女子有辦法。先夫的身份文書還在,恩人可先拿了先夫的文書入城如何?”

那人聽後不甚感激,道:“如此甚好。”

=====================================

第二日,假扮為陳韜的提劍之人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牽著何素雲,來到了洛陽城下。這座曆經十朝的古城此刻顯得是那般雄偉,卻少了人情味,漆黑的城牆讓人從心底生寒。城外到處是流民,排著長隊在粥鋪前討粥。這番情景絲毫沒有熱鬧的感覺,反而更添淒涼。

流民入不得城,隻有有身份文書的人才能入城。而城門口的排查工作也很縝密,士兵們沒有絲毫的鬆懈。假扮成陳韜的那人來到了官兵麵前,出示了三人的身份文書,那官兵見他頭戴垂紗鬥笠,形跡可疑,便厲聲喝道:

“把鬥笠摘下來!”

那人也不著惱,隻是平淡地說道:“小人身患奇症,摘了鬥笠怕嚇到了官爺。”

“少廢話!要你摘你就摘!”官兵聽了此話更是惱怒。

“好,官爺莫惱,小人這就摘。”

說罷,借了下巴上的結,一下將鬥笠摘了下來。那官兵還真是嚇到了,之間麵前這人一張普通無奇的臉,年紀不大,卻是一頭的白發,不摻一點黑發。官兵皺了皺眉,揮了揮手中的製式軍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