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潘文離去(1 / 2)

就在紅二軍團為紅軍戰略大轉變而憂心的時候,戰刀營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動。

武漢之戰打出了戰刀的威名,同時也遭到了誕生以來的最大損失,武漢郊外的遭遇戰,圍困第十一、十三師的戰鬥、掩護主力撤退的戰鬥,戰刀營也不能全身而退,除了躺在醫院的幾十個傷兵外,戰鬥人員隻剩下三百多人了。

鄧紹良很心疼!

為了補充戰刀的戰鬥損失,賀龍和段德昌經過商議,將原屬於戰刀的兩個警衛排劃撥給戰刀,同時又從軍團抽調優秀士兵,再一次將戰刀補齊五百之數。

得到新鮮血液的戰刀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不得不麵對一個新的挑戰。

這還得從戰刀落選的200戰士說起。這兩百人調到中央蘇區後,被一分為二,分別隸屬於林彪的紅一軍團和彭德懷的紅三軍團,在配合二軍團進攻荊州的戰鬥和接下來的反圍剿鬥爭中,貢獻十分突出,起到了重要作用,獲得中央蘇區的交口稱讚。

但由於林、彭二人對特種兵這個東西了解不多,這兩百寶貝運用不到位,把他們和一般作戰部隊安排在一起,共同衝鋒陷陣。這樣無異於用大棒砸雞蛋,浪費人才,雖然成績突出,但自身損失也比較大。

等到這200人發揮突出作用,領導們認識到好鋼不能這麼用的時候,英勇善戰的特種兵已經損失過半,隻剩下六十多人了。

而戰刀在江漢平原的突出表現,不僅深深地觸動了蔣介石,也給其他蘇區的紅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紛紛產生了也要搞一支戰刀的想法,其中,渴望最強烈的就是浪費掉一百多特種兵的中央蘇區。

但他們自己又不會訓練,隻好把主意打到了鄧紹良身上,於是通過中共中央,向二軍團下了一道命令,調潘文去井岡山負責組建一支獨立的特種軍隊。

賀龍接到命令後,第一時間將命令傳達到戰刀營,意思要從六個大隊長中間選一人去井岡山,人選由鄧紹良自己定。

鄧紹良很苦惱,說實在話,他一個也不想派出去,畢竟他們師兄弟五個相依為命十幾年,潘文的加入也是也幾年前的事了。所謂日久生情,不忍分別。

一天過去了,戰刀沒有動靜,兩天過去了,戰刀還是沒有動靜,三天過去了,濤聲依舊……

翹首以盼的中央蘇區再一次來電催促,賀龍見鄧紹良遲遲不來上交調動名單,知道他們不想分開,覺得有必要做一下他們的思想工作。

在紅二軍團中,就屬段德昌和他們的關係最好,畢竟人家是衝著他的麵子才投靠紅軍的。對鄧紹良來說,什麼解放中國、救國救民都沒有報恩來得實在。

段德昌的話,他們一定會聽的。

於是,正在紅六軍狠抓訓練工作的段德昌接到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段昌想了半天,認為直接找他們,用命令迫使其就犯,有傷感情,那就隻好采用曲線救國的戰略了。

他的方法很簡單——請客。

段德昌命令炊事班備了一桌好菜,然後命人去請鄧紹良等六個大隊長,理由是自他們投軍以來,還沒有好好聚過。

晚上,七個人坐在了八仙桌旁。酒過三巡,菜用五味,鄧紹良等人對段德昌請客的用意心知肚明,酒桌盡講一些江湖趣事,回避了和戰刀有關的話題。

鄧紹良等對那個話題避而不談,有心事的段德昌可不能不說,今天他還有一個任務,說服他們去中央蘇區做教官。

段德昌從反圍剿說起,表揚了戰刀營的戰功,並提出了對未來事業的期望,希望戰刀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增光添彩。

老幺王富貴率先表示,這些都不算什麼,都是為了報段家的大恩大德,不值一提,都是他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