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欽差大臣(1 / 2)

在紅二軍團反圍剿勝利的同時,其他蘇區的反圍剿鬥爭也進入尾聲,國軍並沒有占到多少便宜。

反圍剿的勝利,極大地壯大了紅軍的聲勢,蘇區麵積進一步擴大,報名參軍的群眾激增,革命的星星之火,進一步展現了燎原的無上氣勢。

此次反圍剿,數洪湖蘇區最為出色,各個環節的鬥爭可圈可點,尤其是攻打武漢的行動,堪稱絕唱,給狂妄的蔣介石一記響亮的耳光!

紅二軍團反圍剿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鄧紹良的戰刀營,這支兵力不過五百人的小部隊,在廣闊的江漢平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打得敵人聞風喪膽,他們的事跡,被廣大人民廣為傳頌。

紅二軍團戰前總兵力接近一萬五千人,反圍剿勝利後,部隊急速膨脹,猛增到接近三萬,紅軍軍威甚壯,以至於蘇區外圍的國軍被迫後撤五十裏,將廣闊的土地送給了紅軍。

形勢一片大好!革命的成功,仿佛就在不遠處招手。

在紅軍不斷壯大的情況下,中央有些領導人的左傾冒險主義又開始抬頭了,他們認為全國革命又一次達到*,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已經日薄西山,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

馬列主義告訴我們,反動派不會自動滅亡,隻有依靠不斷地鬥爭,才能推到這堵腐朽的高牆!所以紅軍應該主動出擊,攻占大城市,迎接革命*的到來。

現在有很多人對左傾和右傾的含義弄不清。這裏解釋一下,打個比方來說,革命就像一條大路,以中線為界,左邊代表革命,右邊代表反動。越往左,代表革命性越強,如果站到了最左邊,那就是最最革命的象征,這樣的人,渾身上下連一根汗毛都對反動派極端仇視!後來,我們把這種極端思想稱之為極左路線!或者叫左傾冒險主義、左傾幼稚病。

當然,也有靠右的,越往右越反動,在極左路線看來,向蔣介石這樣的反動派總頭目,那是壞到了姥姥家,站定最右邊死不回頭,鐵了心要和人民為敵。

革命時代,有那麼一段時期,我們想當然地認為越左越好,要是不夠左,哪怕還在分界線的左邊,那也是一種錯誤,更不用說越過界限了。

解放戰爭時期,在左和右的隊伍裏,又加入了一個新成員——中間路線,既不往左,也不向右,就在界線附近徘徊,這些人就是民主黨派,極左路線想法偏激,對於敵人,從來都是一棍子打死,對於鬥爭,曆來是進攻進攻再進攻!退卻就是反動!就是犯錯誤,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極左路線,曾經給黨和紅軍造成嚴重損失,而這樣的損失,今後還要繼續一段時間。

現在,中央的左傾錯誤又抬頭了!

紅二軍團的武漢之戰,極大地喚醒了他們的左傾冒險主義思維!

所以,在全國紅軍反圍剿基本勝利的時候,中央開了一個會,會議極其活躍,通過了向武漢、長沙進軍,爭取湖南、湖北首先解放的決議。

會議結束後,中央派要員奔赴各大蘇區,傳到中央的指示,知道當地黨和蘇區政府及紅軍的工作。

不久,紅二軍團的駐地迎來了一個生意人。

生意人見到賀龍後,主動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卓立秋,中央特派員,湘鄂西特委書記,並出具了中央的介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