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蟬脫殼(1 / 2)

蔣介石和陳誠壓根沒有想到賀龍會如此的“膽大妄為”,在武漢守備力量捉襟見肘的時候,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打起武漢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過,這真是一招妙棋!陳誠分析,紅二軍團攻擊武漢,目的在於就小浮山之圍。

拿破侖說過,為將者絕對不能采取敵人所希望看到的部署,原因很簡單,敵人希望你這麼做。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明知敵人希望你這麼做,而你又不得不做!

這一招真是太狠了!

武漢軍隊基本都調去圍剿紅軍了,隻剩下一個建製不全的第九師,而且還是正在被打殘的第九師,就快擋不住紅軍的進攻了!

黨國領袖的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陳誠請求蔣介石立即離開武漢,不要以身犯險,武漢已經不安全了。

蔣介石覺得武漢工事堅固,不至於那麼容易被攻破,而且作為國民政府首腦,軍隊統帥,在最需要他的時候居然臨陣脫逃,這種丟麵子的活他可不願意幹!

蔣介石表示,就在武漢,不走了!你們給我好好打就行。

蔣介石不肯走,陳誠也無計可施,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阻止紅軍的進攻!

第九師正在苦戰,十一、十三師也被包圍,指望不上了,陳誠一咬牙,做了一個十分窩囊的決定:撤小浮山之圍!

調第九軍、第十八軍、第二十一軍即可北上勤王!

第九師全體官兵全部投入漢陽的戰鬥,拖住紅軍,同時派空軍轟炸紅軍,一定要把紅軍定在漢陽城下。

再說段德昌和紅六軍在小浮山和國軍打遊擊,日子過得也是相當緊張。國共四個軍十幾萬人,就在方圓百十裏的小浮山展開軍事行動,人口密度也是相當可觀的,段德昌隨時有和敵人遭遇的風險!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紅六軍化整為零,依靠密林、溶洞、山地,與敵周旋,采用聲東擊西、渾水摸魚等多種戰法,在運動中尋找殲敵機會。

幾天下來,紅六軍取得了殲敵數千人的戰果,但自己的損失也比較大,傷亡一千多人,特別是武器彈藥得不到補充,消耗十分嚴重。

原來國軍知道紅軍缺槍少彈,為了防止紅軍從戰場上得到補充,每人隻準攜帶12發子彈,每挺機槍隻配兩個彈夾,打完後立即回總部補充彈藥,同時有另外一支部隊跟上,填補空缺!

紅六軍本來想通過繳獲,補充急需的彈藥,但戰場上能夠搜集到的隻有少量子彈,很多國軍手裏都是空槍,身上一粒子彈也沒有!

紅軍傻眼了!這做的也太那個絕了吧,還讓不讓人活啊?

段德昌也很頭疼。他命令部隊清點彈藥,得到的結果令人喪氣,每人平均不到四粒子彈,迫擊炮彈隻剩下一顆!

在打幾仗,紅六軍手中的槍就成燒火棍了!

耗不起啊耗不起!

再也不能隨便開打了,段德昌得出了一個無奈的結論。

但不打仗,怎麼才能在這險惡的環境下生存?

這根本就是一個悖論,就像90年代陷入困境的國企一樣,生產賠十萬,不生產賠二十萬,你說生產還是不生產?

自己不能打,那就讓國軍自己打!

一天傍晚,段德昌帶著一個營,被敵人發現了蹤跡。國軍好幾千人的隊伍,一看那少得可憐的紅軍,立時來了精神,在軍官的驅使下,國軍呼啦啦向段德昌撲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