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校長有難(1 / 2)

夏鬥寅覺得光十三師一個師的兵力,很難對“魔鬼”造成有效的打擊,從76團和78團的遭遇戰來看,一個團的兵力不足以拖住“魔鬼”,更不用說消滅它了。

夏鬥寅一咬牙,又從第十三軍中抽調一個師,將第十一師也投入抓鬼行動,加大對“魔鬼”的搜索力度,各團之間的間隙大大縮短,相互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任何一個地方發現蹤跡,也不至於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讓“魔鬼”再次溜掉。

鄧紹良的壓力的確增加了不少,但還沒有到走投無路的程度,戰刀出了中途休息了兩次外,依舊在快速運動,在廣闊的江漢平原橫衝直撞,仗著自己的優勢,根本沒想過躲避國軍的圍堵,東西南北,飄忽無定,隻碰上誰就打誰,又毫不戀戰等到別的國軍前來增援的時候,早跑的沒影了。

兩天下來,戰刀於國軍大大小小的遭遇戰打了十幾場,國軍幾乎每個團都和鄧紹良有過親密接觸,傷亡不小,士氣低落。有幾個團甚至就地修築工事,堅守不出,深怕在路上遇到戰刀。

當然,連續於敵人發生正麵衝突,戰刀營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傷亡七十多人,其中劉小四大腿中彈,老幺也抽了輕傷,鑒於戰鬥減員較厲害,鄧紹良不得不轉變方針,盡量避免餘地發生遭遇戰。

兩個師兩萬多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居然還抓不住一個區區五百人的小部隊,想一想都覺得很沒麵子,夏鬥寅暴跳如雷,陳誠和蔣介石的臉色也很不好看。

夏鬥寅還想將第九師也調去抓鬼,但陳誠堅決反對,蔣介石周圍,就剩下那麼一個師的兵力了,萬一魔鬼來了怎麼辦?

不是我軍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了!夏鬥寅仰天長歎。

丟臉就丟臉吧,“魔鬼”還是要捉的。

且不說鄧紹良在武漢近郊於國軍周旋。腳底板畢竟跑不過車輪子,賀龍和曠繼勳也沒有那麼瘋狂,為了保證進攻的突然性,在行軍的同時,還要避免被敵人發現,所以二軍團主力晚於鄧紹良兩天到達武漢近郊。

鄧紹良派出的聯絡員很順利地找到了賀龍,說明了潘文的戰法,並介紹了目前武漢附近的敵我態勢。

武漢原是夏鬥寅的第十三軍駐防,十三軍共三個師,其中十一、十三兩個是正忙於對付戰刀,隻有第九師沒有出動,但要負責整個武漢三鎮的安全,顯得力不從心。

武漢相對空虛!而且,紅二軍和紅十一軍的行動,敵人沒有察覺!

這真的是一個向蔣介石請安的好時機。

賀龍和曠繼勳等研究了形式之後,迅速製定了作戰方針:第一,紅十一軍在戰刀營的配合下,在大山井山設伏,戰刀營負責將正在武裝遊行的十一、十三兩師盡可能多的引進埋伏圈,然後於紅十一軍一起發起攻擊,爭取困住敵人;第二,紅二軍向漢陽發起猛烈進攻,擊潰漢陽守軍,威脅正在武昌督戰的蔣介石,迫使圍剿小浮山的國軍回援!

第三,地下黨密切監視國軍尤其是18軍的動向,隨時彙報。

計劃製定完畢後,聯絡員將命令快速傳遞給鄧紹良。

在夜幕的掩護下,紅十一軍登上大山井山,設置了一個巨大的伏擊圈。

鄧紹良將戰刀分成四個支隊,分多路誘敵,四路戰士要在上午九點在大山井山東部會和,然後一起將來敵引進伏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