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紅二軍團部署,戰刀營駐紮監利縣,在400新兵抽調工作完成之後,鄧紹良帶著戰刀營開拔,一天後到達駐地。
在熟悉了監利的地理環境之後,鄧紹良一方麵命令老兵加緊在駐地周圍布防,考察當地地理,設置明暗哨卡,修建隱蔽工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把監利的防務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與此同時,戰刀的六個大隊長親自上陣,承擔起訓練新兵的任務。
在動員會上,鄧紹良明確指出,此次訓練為期三個月,三個月期滿後,還要進行一場考核,合格的才能正式成為戰刀的一員。訓練期間,要嚴格遵守紀律,任何違紀行為都將被逐出訓練大隊,沒能按時完成訓練任務的,意誌不堅定的,最後成績在200名之下的,都將被請出戰刀,送回原單位。
鄧紹良的話在新兵中間反響強烈,大大加深了他們的危機意識,進入戰刀是所有二軍團戰士的心願,能夠進入預選,已經讓他們頭頂巨大的光環,自然,誰也不願意中途被逐出戰刀,故鬥誌被激起了,雖然隻有400人,居然也形成了如虹的氣勢。
當然,六個大隊長對戰士們的表現很滿意。
接下來,就是繁重的訓練工作了,戰刀營的訓練強度比起蘇區大練兵時要大得多,不過訓練的科目到沒有什麼變化,在這一點上,懷有報恩思想的鄧紹良毫無保留地將其全部所學都交給了紅軍戰士。不同的是,訓練深度也要比大練兵是要深入。
所以幾天下來,新兵們就感覺進入了地獄,對那些本來崇拜不已的教官們充滿了怨念。不過,被磨掉好幾層皮的戰士們還是咬緊牙關挺了下來,沒有一個中途出隊的!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地獄般的生活總算暫時告一段落,但戰士們更緊張了,因為,最後的考核來臨了,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來了。
考核就平時所訓練的各項科目進行比賽,每項比賽科目前200名都被記上一分,200名之後的不得分,最後總分前200名的戰士正式加入戰刀,其餘返回原部隊。
經過一個星期的嚴格比拚,200名戰士滿懷遺憾地離開監利,回原部隊報道去了,當他們到達軍團部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被安排回原部隊,而是組成一個新的加強連,集體調到中央蘇區去了,從此,中央紅軍也多了一把鋒利的戰刀,這且不表。
且說,紅二軍團自大練兵後,實力大增,彈藥也算充足,但他們不得不麵對一個期待解決的新問題:秋冬之交,天氣漸寒,部隊缺乏冬裝,寒冷抵消掉了不小的戰鬥力。
為了解決部隊的過冬問題,紅軍必須到進城去征集,於是出擊白區征集物資成為當務之急。
按照軍團部部署,二軍團三個軍個留一個半團駐守蘇區,防止敵人圍魏救趙,主力兵分三路,進攻江陵、荊州。荊州乃鄂西重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國民黨在這裏駐有第十三師六個團,外加第十五軍軍部,並在荊州設立了一個大型倉庫,囤積大量戰略物資,其中就有紅軍急需的服裝。另江陵駐有第三十八師六個團,在江陵和荊州外圍的宜昌、沙市等地也駐有大批國軍。
要打贏這個仗,衝進荊州區接收老蔣的存貨還是有難度的,畢竟人家可不會乖乖滴把東西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