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稷神器(2 / 2)

向使我中國得千百特種之兵,以蕩內寇,以禦外侮,何愁中華不興,何俱一二跳梁?

餘暗通此特種之兵,求得其精華,俱在此書。今歸國已然三月,始畢翻譯之功,定其名,曰《特戰要論》。

位卑不敢忘憂國,段德昌看完這篇序言,感慨萬千,對這個趙恒充滿了崇敬之情。可惜了一個好人才!

再接著往下看,就是凝聚趙恒畢生心血的精華了,書中詳細介紹了特種兵作戰的原則,要義,還有特種兵種種訓練科目及要求,在文字中間,趙恒還附有許多插圖,給人一目了然之感!

這本書,稱之為社稷神器都不為過!還好沒有落在蔣介石手裏,否則,紅軍就慘了。段德昌暗中捏了把冷汗。

書看完了,段德昌真是茅塞頓開,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軍事修養上了一個新台階,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上過軍校的就是不一樣,以段德昌敏銳的眼光,拿著《特戰要論》與特戰營的訓練相印證,很快就發現了特戰營的訓練也並不是那麼完美,有好些地方都是鄧紹良個人斷章取義,生搬硬套的結果。

作為紅六軍軍長,同時也是特戰營的政委,段德昌當然不會對此熟視無睹,他和鄧紹良一起,對特戰營的訓練進行改良,使之戰鬥力更加恐怖,但段德昌仍舊不滿意,他要將特戰營打造成一致戰無不勝的、無堅不摧的金剛之師!

於是,段德昌隻要有時間,就待在特戰營,默默的打磨著這柄利劍。

紅二軍團之強大,自特戰營始!這是段德昌的信念。

段德昌將他的想法解釋給賀龍和周逸群,二人也是一腔熱血,能夠體會到他心中的澎湃。對他們來說,隻要能讓蘇區更加穩固,隻要有利於革命,沒理由不支持,段德昌很順利地得到了紅二軍團最高層的理解。

但怎樣平息下麵的怨言呢。

賀龍支了一個招:維持原貌,該幹啥幹啥去,最好是特戰營和老兵弄出一點小摩擦,鼓舞起戰士們的鬥誌後,在舉辦一個對抗演練,一舉解決而難題,同時還能提高部隊的整體戰鬥力。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一切照舊。

段德昌還是勤快地奔走於指揮部和特戰營之間,特戰營還是一如既往地作者敗家子,紅軍戰士受傷的心靈也沒有得到安撫。

於是,一些急性子的戰士開始有意無意的和特戰營製造摩擦,以捉弄人家為樂,發泄心中的不滿。不過都被警覺的特戰營一一化解。

剛開始,在鄧紹良的約束下,特戰營對這些惡作劇似的摩擦並沒有放在心上。不過菩薩也有幾分火性的,漸漸地,不厭其煩的特戰營開始反捉弄,在有可能被下手的地方布置了一些簡單的陷阱。

這一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

前來使壞的老兵沒有想到特戰營會下套子,吃了很多虧,但他們越挫越勇,不停地騷擾,而且打起十二分的小心,特戰營簡單的陷阱變得不管用了,於是更高一級的陷阱被設置起來。

吃虧的紅軍越來越多,吃的虧越來越大,戰士憋了一肚子的火。於是私下開會,商討對付特戰營的辦法。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俗話並不是萬試萬靈,畢竟特戰營太專業,老兵們充其量勉強算業餘選手,得出來的辦法在實踐中仍然排不上用場,吃虧繼續中。

賀龍,周逸群和段德昌等人滿意地觀察者是太的發展,也許紅軍戰士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自從和特戰營掐架以來,他們的單兵作戰,偵查與反偵察等各種素質在快速地增長著,但老奸巨猾的首長們卻清清楚楚。

賀龍似乎想把事情高的更熱鬧些。他喚來幾個團長,讓段德昌將他從特戰營取回的真經適當的教給他們些,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

果然,團長們回去後,立即將他們學到的東西教給戰士,得到先進理論指導的老兵們再次想特戰營發起挑戰。

特戰營沒有想到敵情變化如此之大,淬不及防,吃了一些虧,不過他們很快調整部署,又挽回了局麵。

不過,目前的情況有所變化,老兵們由總是吃虧進化到不時也有收獲了。

紅二軍團並不隻有三隻狐狸。一天,以個叫賀炳炎的團長跑到指揮部見賀龍等人,沒頭沒腦的扔下一句話“首長,這些天很好玩吧”,搞得賀龍等人心情大好,指揮部裏充滿了快活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