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漸漸就有人對馬萬禮說,老馬我的信你單獨放好,不要叫別人看到。平日信件都是攤在一張桌子上,任由人翻檢的。老馬聽了這話有些不懂,但還是按要求把那人的信件放進抽屜。接著又有不少人都提出這樣的要求,老馬也都一一照辦。至於彙款單,幾乎人人都要求保密,不要被別人看到。老馬就漸漸明白了一點什麼。二十年前,大家可沒這些講究,好像也沒啥要保密的。現在不同了,似乎人人都把自己裹了一層,自己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想讓外人知道,更不想讓外人摻和。其實老馬早就感到了這種變化。隻是以前不明顯。以前所有的信件彙款單都是隻經過老馬的手,而且都由老馬直接送到辦公室,送到每一個人手上,保密度相對大得多。現在不讓送了,信件郵件彙款單都攤在那裏,像辦展覽,誰來了都要翻一遍。於是就有許多人要求保密。老馬不怕麻煩,而且很樂意接受這種委托,因為這說明大家還是信任他的。一個人被人信任並且是受這麼多人信任,是個不容易的事。
文化局加上歌舞團,上上下下二三百人,就是一個小社會,而且是個非常活躍非常有能量的小社會。這個小社會又和大社會聯係著,由此演繹的故事抵得上一個三千人的工廠。其間馬萬禮的收發室就是他們溝通大社會的一個主要渠道。從來來往往的信件中,老馬能夠猜出每個人的社會關係、人際交往以及他們的親密程度,還能知道每個人的收入狀況。比如文藝處的老梁是個電影評論家,就老有電影廠、電視劇部給他來信,還經常收到報紙、雜誌的一些彙款單,當然數量都不大。比如人事處的老周是個孝子,和老家山東就常有書信往來,除此就幾乎沒有別的交往。會計室的老倪發信多往紀檢部門。蘇盛的信件往來都在省委機關之間。汪局長是個畫家,書畫界交往就很頻繁,和日本、香港也有通信。崔局長管基建後勤,常有工程隊什麼的來信。文局長是一把手,人也文質彬彬,待人也和氣,和外界聯絡極少,幾乎沒什麼信。文局長老像心事重重的樣子,據說夫妻關係長期不好。這大半年常有一個女孩子來信。老馬能分辨出男人和女人筆跡的不同,甚至能分辨出一個女人和一個女孩子筆跡的不同。女孩子給文局長的信每星期都有,有時兩天一封,落款地址不斷變化,一時南京,一時上海,一時北京,一時西安。但老馬一眼就認出是同一個人寫的,而且都是從西安發出的,因為有郵戳為證。另外,還有一些神神秘秘的信件,沒有落款,隻有“內詳”字樣,還有的寫上“親拆”。歌舞團的書信最多,情況也複雜得多。別看歌舞團本身演出不多,演員個人大都沒有閑著,有的外出走穴,有的參加電視劇拍攝,有的去大酒店或娛樂場所臨時表演,個個忙得氣喘籲籲。演員信件多,彙款單也多,幾如雪片般飛來,有的幾百塊,有的幾千塊,一次寄來幾萬塊的也有。這麼多年,老馬經手的彙款單無數,從未出過差錯。至於信件,神秘也罷,不神秘也罷,老馬從不向人說起,守口如瓶,甚至也不向本人賣人情,仿佛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其實老馬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但有時老馬又想,那些需要保密的信件寄到家不是更保險嗎?但老馬漸漸又明白了,那些需要對同事保密的信件,對老婆或丈夫更要保密。彙款單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不比從前了,夫妻之間特別是年輕夫妻之間,互相都藏著一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