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愣了愣。在她的印象中,隻有外婆和父母才吃過她吃剩下的飯。那是隻有一家人才可以做得這麼自然的事啊。
而男孩……
“嘿,你知道嗎,我忽然想起了什麼?”男孩吃著飯,說:“我忽然想,如果以後有一天,我們窮得隻剩下一碗飯,我一定會讓你先吃飽。真的,我發誓!”
女孩想,這真是一個奇怪的誓言啊,可這卻是男孩對女孩許下的唯一誓言!不知道為什麼,女孩卻為這個奇怪的、有關於一碗飯的誓言哭了……
以後,當同伴們再次說起愛情時,那個女孩就總是會說:“愛情啊,愛情就是一碗飯。”
我們不能總是希求生活用隆重的儀式來接待我們,有時候一真心就足以證明愛情的神聖,關於一碗飯的誓言就足以打動一個女孩的心。隻有戲劇中的人物才會整日的轟轟烈烈,而那些都是虛假的,就像用皰牲來祭祀,祭祀的人隻是用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卻並沒有一顆真誠的心,不懂得殺生流血會造成更大的罪孽。
4.老喇嘛的禪定
有個老喇嘛喜歡在一塊平坦的大岩石上打坐,俯視一泓寧靜的潭水。然而,每次他誠摯地開始祈禱,盤起雙腿、調好坐姿的時候,他就會瞥見一些昆蟲在水裏無助地掙紮。一次又一次地,他撐起他那老邁的軀體,將那微小的生物送到安全的地方,才又再坐回他的岩石座上。因此,他的禪修就是如此,日複一日……
他的師兄弟們——一些虔誠的修行者,每天也都會到那片荒無人煙的地區,在岩石峽穀和山洞內獨自打坐,他們終於發現老喇嘛幾乎不曾安靜地坐著,事實上他禪坐的時間都花在把蟲子從小池裏撈出來。雖然救護一個無助的生命,不論其形體的大小,是理所當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時會想:如果老喇嘛到別處靜坐,遠離這些令他分心的事,他的禪定功夫可能會更好些。有一天,他們終於向他表示他們的關懷。
“到別的地方打坐,入甚深禪定,整日不受打擾,不是更能獲益?這樣您不就可以更快地證悟?如此一來,就能救度所有的眾生從輪回的苦海中解脫。”有一位僧友這麼勸老喇嘛。
“或許您還可以閉著眼在池邊打坐。”另一位僧友建議。
“如果您在打坐的時候不斷地站起、坐下,反複不下數百次,您如何能開展完全的寧靜和甚深如金剛般的定力?”一位年輕的學僧比其他師兄更有勇氣,更機智地質疑他。
這位尊貴的老喇嘛很仔細地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卻沒說什麼。當全部的人都說了他們要說的話後,他很感激地向大家敬禮,說道:“師兄弟們,誠如你們所說的,如果我整日坐著不動,我的禪定功夫一定會更有結果。但是,老朽如我,也曾一再地發願要將此生此世服務救護他人,我又怎麼能夠閉上眼睛、硬起心腸來祈禱並吟誦大悲觀世音利他無私的心咒,卻任由無助的小生物溺死在我眼前而不顧呢?”
像老喇嘛那樣,不能因為自己的修煉而忽視別人的生死,哪怕是小小的昆蟲。舍己助人,這才是大乘佛法,而那隻顧自己禪定的人,即使禪功再深,也隻是小乘。
5.眼見不一定為實
汾陽善昭禪師有一天對廟裏的僧眾說:“昨天晚上,我夢見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錢。我心裏難過,所以免不了要隨風俗習慣,買點酒肉、紙錢來祭奠一番。”
於是,禪師就如此這般地張羅著把祭奠辦了。但他在祭奠後卻獨自坐在酒席上,旁若無人地吃起肉喝起酒來。
僧眾們看不下去,紛紛指責他說:“今天才知道你原來是個酒肉和尚,怎麼有資格當我們的導師啊!”便都打起包袱離開了。
隻有石霜楚圓、大愚守芝等六七個人沒走——他們後來都成了著名的大禪師。
事後,汾陽禪師感慨地說:“那麼多的閑神野鬼——成不了氣候的可憐蟲嗬!隻消一盤酒肉、兩百張紙錢就打發走了。”
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禪修的是心而不是身,所以不要看到善昭禪師吃肉喝酒就認為他沒有禪心,而要真正去體悟一番。我們生活中也如此,不要被自己的眼睛所蒙蔽,要仔細的弄清前因後果再下結論。
正在滔滔不絕地講課的劉老師突然停頓了一下。她的眼睛裏閃進了一束光芒,光源來自那個叫小偉的學生的手指上。窗外的陽光落在小偉的左手上,反射出道道金光,特別刺眼。
下課後,劉老師把內向、孤僻的小偉叫到辦公室,嚴厲地批評了他。
小偉低頭不語。
“把它取下來!”劉老師的口氣果斷而堅決,透著不可抗拒的力量。
小偉下意識地把戴戒指那隻手往後縮了縮。過了好一會兒,才輕輕地對劉老師說:“就讓我戴一天好嗎,今天一天?”劉老師更怒不可遏了:“學校有規定你知不知道,學生不能戴戒指!”
小偉哽咽著對劉老師說:“我知道學校的規定,但是……這是媽媽給我留下的唯一的禮物。爸媽離婚了。媽媽走時對我說,想她的時候就把它戴在手上。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媽媽……”
刹那間,劉老師的眼淚落下來了。她走到小偉跟前,輕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的頭,然後幫他取下戒指,放在他的手心裏:“小偉,老師錯怪你了,以後再想媽媽,你就這樣緊緊地把戒指握在手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