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就是別總拿什麼都當回事,別去鑽牛角尖,別太要麵子,別事事“叫真”、小心眼;別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別過於看重名與利的得失;別為一點小事而著急上火,動輒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後悔莫及;別那麼多疑敏感,總是曲解別人的意思;別誇大事實,製造假想敵;別把與你愛人說話的異性都打入“第三者”之列;也別像林黛玉那樣見花落淚、聽曲傷心、多愁善感,總是顧影自憐。要知道,人生有時真的需要一點大氣。
從容也是在給自己設一道心理保護防線。不僅不去主動製造煩惱的信息來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麵對一些真正的負麵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處之泰然,置若罔聞,不屑一顧,做到“身穩如山嶽,心靜似止水”,“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從容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妙法,也是一種堅守目標、排除幹擾的妙策。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假如處處糾纏瑣事,被小事所累,我們一生必將一事無成。
從容也是一種豁達、大量與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寬廣的胸懷和氣度,是很容易告別瑣屑與平庸的。而當你實現豁達與寬容,自然會產生輕鬆幽默,從而洋溢出一種性格的魅力。
從容最終體現的是一種修養,一種高貴的人格,一種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與人計較、錙銖必爭的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是以小聰明幹大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煩惱;而不在意,乃是不爭,無為之為,大智若愚,其樂無窮!
從容麵對生活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瀟灑的人。因為免了瑣事的羈絆和纏繞,也就使自己獲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馳騁。
人生應該有這樣的境界:心胸如海,吸納百川,潮起潮落,自強不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從容麵對世間一切榮辱得失、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這樣,你就可以進入自由的境界,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礙你。
13.人生如過客
有一次,正在雲遊宣揚佛法的憨山大師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中見到一盞燈火。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戶人家,立刻興奮地奔上前去請求借宿。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聽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後,立刻板著臉拒絕。
“我隻要問你三個問題,就可以證明這屋子就是旅店!”憨山大師笑著說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說服我,我就讓你進門。”屋主也爽快回答。
“在你以前誰住在此處?”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誰當主人?”
“我祖父!”
“如果施主過世,它又是誰的呀?”
“我兒子!”
“這不就結了!”憨山大師笑道,“你不過是暫時居住在這兒,也像我一樣是旅客”。當晚,憨山就在屋裏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覺。
在生活中,我們隻是匆匆的過客,好好珍惜現在,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把握住這些美好時光,做一個快樂的人。
在森林的一條小路上,一個商人和一個樵夫經常相遇。
商人擁有長長的駝隊,一箱箱的綾羅綢緞都是商人的財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頭和繩子是他最親密的夥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臉,很不快樂。樵夫每天歌聲不斷,笑聲朗朗,非常幸福。
一天,商人又與樵夫相遇,他們同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
“唉!”商人歎道,“我真不明白,小夥子,你窮得叮叮響,怎麼那麼快樂呢?你是否有一個無價之寶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擁有那麼多財富,怎麼整天愁眉苦臉呢?”
“唉!”商人說:“雖然我是那樣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總是為了錢財吵得不可開交,就覺得自己無依無靠,很是孤獨。”
“他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擁有更多,卻沒有一個想到為我付出哪怕一丁點兒真情實意。當然,我一回到家他們都會喜笑顏開,可是我始終弄不明白,他們是對著錢笑還是對著我笑。我雖家財萬貫,但我卻常常感到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我能快樂嗎?”
“哦,原來如此!”樵夫道,“我雖然一無所有,但我時時感覺到我擁有永恒的幸福,因為全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經常樂不可支。”
“是麼?那麼你家裏一定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商人問。
“沒有,我是個快樂的光棍漢。”樵夫道。
“那麼,你一定有一個不久就可迎娶進門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說。
“沒有,我從來沒有過什麼未婚妻。”
“那麼,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樂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