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上怎能長蘑菇?知道師父不能原諒自己,失望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塵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睜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還有木板床上,滿滿地長著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頓然醒悟。這世間有什麼不能諒解呢?最寶貴的其實是一顆真誠悔改的心呀!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犯了錯誤,也可以由真心的悔過所彌補。當別人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一顆寬容的心,善於原諒別人,這樣,自己的生存空間才會越來越寬闊!
20.無益的爭論
濟公活佛到處雲遊。有一天看到兩個獵人在指手畫腳,好像為了一件事而爭論得麵紅耳赤,唾沫橫飛。
濟公便詢問他們在爭論什麼,原來為了一道算術題。矮個兒說三八等於二十四,高個兒堅持說三八等於二十三,各持己見爭論不休,以至於幾乎動起手來。
最後,二人打賭請一個聖賢做裁定,誰的答案正確,對方就將一天的獵物給勝者。
這時,濟公來到他們的跟前。二人請濟公活佛裁定。
濟公竟然叫認為三八等於二十四的矮個兒將獵物交給說等於二十三的高個兒獵人。高個兒拿著獵物走了。這種裁判矮個兒當然不能答應。
他氣憤地說:“三八二十四,這是連小孩子都不爭論的真理,你是活佛,卻認為三八等於二十三,看樣子也是徒有虛名啊!”
濟公笑道:“你說的沒錯,三八等於二十四是小孩子都懂的真理,你堅持真理就行了,幹嘛還要與一個根本就不值得認真對待的人,討論這種不用討論也再明顯不過的問題呢?”
矮個兒獵人似有所醒,濟公拍拍他的肩膀,說道:“那個人雖然得到了你的獵物,但他卻得到了一生的糊塗;你是失去了獵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訓!”
矮個兒獵人聽了濟公的話,點了點頭。
古人雲:“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要做到糊塗確實不易,這不僅需要有一定的修養,更需要有一定的雅量。
21.買來的智慧
有個人因為笨,所以很窮,可是他運氣很好。
一次下雨的時候,圍牆被雨衝倒了,他居然從倒了的牆裏挖出了一壇金子,因此他一夜暴富。可是他依然很笨,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於是就向一位禪師訴苦。禪師告訴他說:“你有錢,別人有智慧,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錢去買別人的智慧呢?”
於是這個愚人就來到了城裏,見到一個僧人,就問道:“你能把你的智慧賣給我嗎?”僧人答道:“我的智慧很貴,一句話1000兩銀子。”
那個愚人說:“隻要能買到智慧,多少錢我都願意出!”
於是那個僧人對他說道:“遇到困難不要著急處理,向前走3步,然後再向後退3步,往返3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生怕僧人騙他的錢。僧人從他的眼睛中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如果覺得我的智慧不值這些錢,那你就不要來了;如果覺得值,就回來給我送錢來。”
當夜回家,他昏暗中發現妻子居然和另外一個人睡在炕上,頓時怒從心生,拿起菜刀準備將那個人殺掉,突然想到白天買來的智慧,於是前進3步,後退3步,各3次,正走著呢,那個與妻同眠者驚醒過來,問道:“兒啊,你在幹什麼呢?深更半夜的!”
愚人聽出是自己的母親,心裏暗驚:“若不是白天我買來的智慧,今天就錯殺母親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給那個僧人送銀子去了。
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憤怒會讓人失去理智,所以怒火中燒時的鎮靜最可貴。每當我們遇到可怒之事的時候,不妨也做一回愚人,前進3步,後退3步,各3次。這樣一來,我們才不會幹出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