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摒棄煩惱,快樂生活(2)(1 / 3)

黑指婆羅門抓了抓自己的腦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這裏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啊。

人們之所以煩躁、不安、甚有時候還會狂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的束縛,放下了,才能使精神得到解脫。

有一個吸毒的囚犯,被關在牢獄裏,他的牢房空間非常狹小,住在裏麵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動。他的內心充滿著憤慨與不平,備感委屈和難過,認為住在這麼一間小囚牢裏,簡直就是人間煉獄,所以他每天就這麼怨天尤人,不停地抱怨著。

有一天,這個小牢房裏飛進來一隻蒼蠅,嗡嗡叫個不停,到處亂飛亂撞。他心想:我已經夠煩了,又加上這討厭的家夥,實在氣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

囚犯小心翼翼地捕捉,無奈蒼蠅比他更機靈,每當快要捉到它時,它就輕盈地飛走了。蒼蠅飛到東邊,他就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一撲。捉了很久,還是無法捉到它。他這才慨歎地說,原來我的囚房不小啊!居然連一隻蒼蠅都捉不到,可見蠻大的嘛!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所以說,心外世界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胸襟寬闊的人,縱然住在一個小小的囚房裏,亦能轉境,把小囚房變成大千世界;如果一個心胸狹小、不滿現實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樓裏,也會感到事事不能稱心如意。

正如無門禪師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常常計較環境的好與壞,要注意內心的解脫與寬容,所以內心的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這些重擔與壓力,使很多人生活得非常艱苦。在必要的時候,放不下失為一條解脫之道。

6.別為小事生氣

古時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

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

“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看了很久後,頓時領悟,向高僧道謝後離去。

很多人喜歡生氣,即使為了一點小事,也會氣得不得了,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值得你生氣,生氣是對別人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同時,生氣有時候不能控製自己,還會因為一點點小事造成很惡劣的結果,等到後悔的時候卻已經遲了。

小張和阿芳結婚4年了。4年來,他們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鬧鬧。

這天阿芳回娘家,小張下班回來,發現鑰匙弄丟了,進不了門。他費盡周折,最後才讓鄰居家一個特別瘦小的孩子,從防盜窗的空隙鑽進去,打開房門。

小張記得小抽屜裏還有一把備用的鑰匙,可他拉開小抽屜,鑰匙卻不見了,等妻子回來,小張就問:“阿芳,小抽屜裏的鑰匙呢?”阿芳不高興地說:“我把鑰匙給我父親了。怎麼,這你也要管?怕我父親開門來偷東西?你放心吧,我父親不是賊。”小張本來想告訴妻子,說自己今天丟失了鑰匙,可聽到妻子一開口火氣就這麼大,他也就懶得說了。

阿芳的嘴卻不懶,她愛說話。阿芳把小張追問鑰匙的事告訴了母親。阿芳的母親趕緊對丈夫說:“老頭子,你快點把鑰匙還給小張。萬一他家裏丟了什麼東西,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阿芳的父親生氣地說:“我要他的鑰匙,是為了送米給他的時候方便進門,誰偷他的東西啦?”老人種有幾畝田,常常送米給女婿。

阿芳的父親終於把鑰匙還給了小張。從此以後,他不再送米給女婿了。阿芳的父親心中憤憤不平,一見到熟人就把他送米給女婿反而被女婿當做賊的事講一遍,講完後,總是歎氣說:“唉,我真是瞎了眼,把女兒嫁給這麼缺德的人。”

不久,阿芳父親的話傳到了小張的耳朵裏,他氣呼呼地質問嶽父:“你怎麼罵我缺德?”阿芳的父親說:“你就是缺德。我當初把阿芳嫁給你真是瞎了眼。”小張說:“嫁錯可以離婚嘛!”阿芳的父親說:“離就離!”

阿芳卻不想離婚,她拉住小張的衣袖說:“如果你改正,我願意跟你過一輩子。你快向老爸認個錯吧。”小張說:“你們把汙水潑在我身上,還要我認錯,豈有此理?”阿芳生氣地說:“你不要抵賴了,現在誰不知道你把我父親當做賊?”小張說:“算了算了,我怕你,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