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做個肉身佛
歸省禪師擔任住持期間,由於天旱,很少有人能拿糧食來養活這些僧人,僧人們隻能每天喝粥吃野菜,個個麵黃肌瘦。
有一日,住持外出化緣,法遠就召集大家取出櫃裏儲藏的麵做起粥來。粥還沒做好,歸省禪師就回來了,小師弟們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歸省禪師看到法遠居然把應急用的麵都用了,生氣地說:“誰讓你這麼做的?”
法遠毫無懼色地說:“弟子覺得大家麵如枯槁,無精打采,於是就把應急用的麵拿出來煮了。請師父原諒。”
歸省嚴厲地說:“依清規打三十大板,驅逐出寺!”
法遠默默離開了寺院,但他沒有下山,而是在院外的走廊覓了個角落棲息下來。無論刮風下雨,都不曾動搖他向佛的決心。
歸省禪師有一次偶然看見他在寺院的角落睡覺,十分吃驚地問道:“你住這裏多久了?”
“已半年多了!”
“給房錢了嗎?”
“沒有。”
“沒給房錢你怎麼敢住這裏!你要住,就去交錢!”
法遠默默托著缽走向市集,開始為人誦經、化緣,賺來的錢全部用來交房錢。
歸省禪師笑著對大眾宣示:“法遠乃肉身佛也!”
後來,法遠繼承了歸省禪師的衣缽,將佛學發揚光大。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要成大事首先必須曆盡磨難。隻有在這些磨難中忍辱負重、堅持下來,才具有成功的資本。
現今,日本國民中廣為傳頌著一個動人的小故事: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裏正式步入社會,邁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可萬萬沒有想到,上司居然安排她洗廁所!
洗廁所!說實話沒人愛幹,何況她從未幹過粗重的活兒,細皮嫩肉,喜愛潔淨,幹得了嗎?洗廁所時在視覺上、嗅覺上以及體力上的折磨都會令她難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讓她忍受不了。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刻“造反”,有如翻江倒海,惡心得幾乎嘔吐卻又吐不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特高,高得駭人: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合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潔如新”這一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也哭過鼻子。這時,她麵臨著人生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幹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人生之路豈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起了自己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
在此關鍵時刻,同單位一位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幫她擺脫了困惑、苦惱,他並沒有講什麼空洞的大道理,隻是親自做個樣子給她看了一遍。
他—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毫不勉強地喝了下去!他不用一言—語就告訴了少女一個極為樸素的真理:“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可以辦得到。
她看得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最出色的人!”
幾十年之後,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對於一個人來說,能否擔起這個“大任”就看他有沒有那種吃苦的勇氣,懂不懂得“風雨之後才見彩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