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個廠子的情況,眾人都紛紛點頭,感覺周家平推出來的這個很有意義。
“那麼第二點我再來說說,第二種就是部分租賃,分流工人,達到裁員的效果,輕裝上陣,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是市屬紡織總廠,有工人四千多人,以前的時候,光是非一線工人就有一千三百多,而且一線工人超編,企業生存艱難,但是相對來說,負債少,時間短,還可以拯救,我們將兩個車間租賃給了北方紡織集團,分流工人一千五百多人,然後非一線工人下沉,將行政人員縮減為二百人,其餘的人都下了車間,新開三條生產線,當然扭虧為盈——”這是另一種典型,也是當時劉浩宇定的戰略,以租賃方式求減員,這種思路對維穩起到了關鍵作用。
的確也有看點,相對於其他地市直接裁員,這種辦法是的確是很有意義,隻是不是別人看不到,而是拉不來那麼多企業,如果沒有這麼多家商城支持,南豐市同樣很艱難,其實並不具備代表意義。
不過周家平還沒說完,所以劉浩宇也不吱聲,隻是心裏也開始琢磨。
“這第三個,就是盛源造紙廠,這是一家鄉鎮企業,是鄉鎮與村子各持股份的股份製企業,經過出售股份之後,造紙廠扭虧為盈——”周家平可以說對全市的企業幾乎是了如指掌,說話也是信手沾來。
一直等到周家平話音落下,劉浩宇才咳嗽了一聲:“周書記,我倒覺得福源食品這家企業很具有代表性——”
“福源食品?”周家平一愣,腦海中過了過,微微皺了皺眉頭:“劉市長,我記得這是一家產值不過百萬,而且改製的時候經營還是比較良好的,後來又職工購買,成為了股份製私有企業,這家企業是不是太小了。”
“典型與大小無關,周書記,我是這樣想的,這家企業當時進行改製的時候,總價值不超過六十萬,效益平平,我可以很負責人的說,這家企業之所以能維持,完全是因為廠長楊茂才的支撐,福源食品以糕點為主,如今擴產到兒童食品,出售前勉強度日,但是在出售後,規模不斷擴大,其價值遞增,當時市裏為其做擔保,使福源食品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在屬於鄉鎮企業的時候,隻能勉強度日,但是在成為私有企業之後,不但產值翻番,工人的還漲了工資,但是其效益反而更好,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改製的正確性——”劉浩宇吐了口氣,話鋒一轉:“我們看企業改製,不是為了看規模,而是要看其根本,為什麼推動企業改製,那是因為國有企業或者鄉鎮企業已經不適應改革開放的腳步了,無法適應市場經濟,所以要做出調整,那麼改製的意義在哪裏,是為了讓企業更好的發展,能夠上繳利稅,提供工作崗位,更好的完成老百姓的增收,總體而言,還是為了老百姓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