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亮點(1 / 2)

“我覺得劉市長說的有道理,洪總理推動企業改製,其原因就是為了改善企業環境,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讓企業成為城市發展的動機,而不簡單的是處理國有資產,那麼所謂的代表性,反而是企業熱負荷更好的完成這幾個目標而言的,福源食品改製成功,它的亮點就在於體製轉變所煥發的生機,已經給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趙國華不是太懂經濟,但是卻能抓到企業改製的根本原因。

周家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朝劉浩宇看了一眼,隨即笑了起來:“趙書記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那就是福源食品吧,劉市長都說了,我就不多說了。”

這幾家企業改製非常成功,各具代表性,又適合推廣經驗,作為參觀點倒是很合適,譚春明等人也深以為然。

說完了企業改製,譚春明又朝馮世章望了過去:“馮市長,那你來說說三農問題有什麼亮點吧,大家都給點意見。”

說到三農問題,最近幾年特別突出,在基層,幹群關係一直很緊張,因為要繳納?集資公糧,而且因為糧價走低,老百姓失去了種地的興趣,所以大量土地荒置,同時隨著工廠的增多,老百姓更容易找到工作,所以都在出去打工,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中央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民以食為天,土地荒蕪,華夏的糧食缺口增大,國家已經開始著手改變農業資源,稅費減免是一方麵,國家也開始推動新型農業,不過這些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沒有什麼經驗可以依靠。

如今很多地方好找老百姓種樹,又或者搞什麼新品種新項目,但是政府推廣,卻缺乏有效的後續措施,再加上?很多人都是抱著打政績的念頭,所以往往是大張旗鼓的搞項目,花了政府的錢,沒辦了老百姓的事,政府和老百姓都受損失,甚至有些地方還為此鬧出了事端,所以三農問題就是擺在眼前的一樁難事。

南豐市以前也嚐試過,比如說種果樹,但是果樹種下去,豐產不豐收,有時候甚至老百姓把水果往水溝裏倒,讓老百姓苦不堪言,南豐也發展過大棚蔬菜,可是同樣效果不佳,因為沒有形成規模,政府後續措施沒有跟上,技術不過關等等原因,總之都沒有成功,在三農問題上,南豐亮點不多。

馮世章沉吟了一會,腦海中不斷地閃過南豐市的情況,要說在工業上,在招商引資上,南豐市今年都是大放異彩,絕對是北湖的排頭兵,可是農業上有啥——

市政府沒有那麼多的精力,無法保證方方麵麵都有精彩之處,至於什麼新技術新品種,什麼畝增產多少,這些東西全國都用爛了,洪總理來要看的是亮點,這些東西也不敢拿出來糊弄。

會議室裏一下子沉默了下來,還真的不好說什麼,一個個低著頭看著自己眼前的茶杯或者鋼筆,仿佛上麵有花一樣。

好一會,劉浩宇忽然咳嗽了一聲:“馮市長,你忘了好味道食品——”

劉浩宇的話讓馮世章一愣,好味道食品公司,是馮世章引進來的,規模不大,投資也就是八百萬左右,如今隨著?南豐市動則上億元的投資來說,不過是一個很小的企業,劉浩宇之所以知道,是因為那位企業老板來拜訪過劉浩宇,劉浩宇還給指點了一些,所以對這家好味道食品還有些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