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結(2 / 2)

點了點頭,劉浩宇無奈的苦笑了一下:“楊叔,我可不是為了這個來的,有你們這些老黨員老軍人在,有咱們軍人的傳統在,我擔心什麼——”

楊光濤很善於組織,這一點劉浩宇都不得不佩服,聯係李誌臣等人組織了一個老年軍人大隊部,將全縣很多複原的老軍人,包括很多年輕的複員軍人,不管是在家種地的,還是分配了上班的,都給蠱惑了起來,配合當地武警官兵來幹工作,最後將來參加抗洪救災的老百姓們,都按照軍隊的習慣分組,按照軍隊的習慣管理。

整個鵲山縣大壩工程工地上,雖然數萬人很雜,但是也頗有條理性,並不亂,效率很高,特別是被淹的七個鄉鎮的老百姓,因為無家可歸,如今更是賣命的幹,這還是楊光濤的一番話——

楊光濤問大家,我們為什麼幹,是因為我們想要回自己的家園,隻有等洪水退去,修整了河道,以後才不會再被洪水淹沒,隻要扛過這一次大洪水,不但河道會修整,而且地委劉書記還會給他們重建家園。

這一次的青苗補償款已經到位了,地區承諾的事情已經做到了一件,而且比老百姓所想象的還要高一點。

另外地區地委行署,已經公開招標,對鵲山縣重建,一方麵做出了計劃,一方麵開始了籌備工作,甚至效果圖都出來了,那一排排的二層小洋樓,看上去是那麼的吸引人,對於老百姓來說,用被淹沒的破房子,來換一座寬敞明亮的二層小洋樓,那可是太幸福了,而且劉浩宇承諾,建築工人就地招工,到時候他們這些人可以掙著錢,建著自己的房子,到時候不但房子修起來了,腰包還能鼓起來。

別人說話老百姓可能會懷疑,但是這是劉浩宇親自保證的,對這個地委書記,老百姓都選擇了相信,如何讓他們不幹勁十足。

這些都是亮點,老百姓在失去家園之後,沒有頹廢沒有自哀自怨,而是積極地投入到了抗洪救災的工作中,緊張有序的進行著各項工作,有幹勁有氣勢,而且大壩修築工作進行的頗為順利,這些東西在全國可以說僅見。

可以說這是塗州地區唯一拿得出手的一個工作,劉浩宇找楊光濤等人也就是因為這個。

“劉書記,是不是有啥事?”見劉浩宇欲言又止的模樣,楊光濤臉色沉重了一些,壓低聲音問了一句,心裏麵也不由得有些擔心。

猶豫了一下,劉浩宇輕輕點了點頭,同樣壓低聲音道:“楊叔,也不瞞你說,我剛接到通知,洪總理要來視察咱們塗州抗洪搶險救災的工作,而鵲山縣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亮點,我準備請洪總理過來看看,不過我擔心出什麼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