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領導要去女人家看泥鰍,鄉黨委書記說,小牛,你也一起去,長長見識。牛生根好不開心,他幫鄉黨委書記和鄉長一人提一隻茶水瓶,屁顛屁顛地跟在最後麵。
鄉下很安靜,聽得到蟲子在草叢裏行走的聲音,甚至聽得到土地的歎息。這是有文學細胞的牛生根的感受。
鄉政府離那女人家就隻有兩華裏。一行人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到了。
那女人早在離家門口幾十米遠的地方等候著了,換了身新衣服,笑吟吟地喊道,水生,來貴客了!
牛生根看到的是兩層小樓,收拾得很幹淨,與周圍農戶相比,水生家顯得富足得多。水生話不多,看到這麼多鄉領導到了家裏,隻顧著遞煙。水生的女人則麻利地將一大盤水果端到了領導們麵前,然後像變魔術似的一下便削好了一隻梨子遞給鄉領導們,最後遞一隻給牛生根。牛生根看了那梨子,很水靈,那遞梨子的手,也水靈。
鄉黨委書記咬了口梨子,定了定神,便很認真地問水生,你當初是怎麼想到要搞泥鰍養殖的呢?
水生搓了搓粗大的手,他這一搓手,牛生根就分了神,心想那麼水靈的手卻被這麼粗糙的手天天捏著。
報告領導,俺有次去縣城走親戚,親戚請俺到小館子裏吃飯,點了一缽泥鰍,我當時心裏還不太高興,心想就用俺鄉下人都不喜歡吃的菜招待。沒想到,點給我吃是假,親戚喜歡吃才是真,他基本上就吃那一樣菜。我就問,泥鰍就那麼好吃麼?親戚就說,泥鰍能補身子,特別是男人,吃了幹那活兒行。水生說到這裏,拿眼瞅了瞅牛生根等人,以為不該這麼說。
鄉長見水生停頓了,拿梨子的手揚了揚:接著說接著說。
城裏人做這道菜還有講究,將泥鰍放在清水裏養幾天,不給食物,幾天之後,泥鰍肚子裏就沒有屎了,然後就將活泥鰍放進豆腐缽或雞蛋缽裏,那活泥鰍被燙得掙紮著往豆腐或雞蛋裏鑽,吃了這泥鰍就格外補身子。
那是為何?鄉黨委書記問。牛生根欠了欠身子,豎起了耳朵。
水生不假思索地說,泥鰍鑽洞,男人不也是鑽洞麼?
幾個鄉幹部笑得前仰後合。牛生根是個未婚男,臉紅了,心想,人怎麼這麼迷信呢,泥鰍鑽豆腐是因為燙,是一種本能想避開危險,卻偏偏與男人的性事聯係在一起了,這麼一聯係,竟然就形成了市場需求!
談笑間,水生的女人就將泥鰍宴做好了,菜端上桌後,滿屋飄著紫蘇的香氣。
味道真的不錯!肉好細嫩!牛生根見每個鄉領導都夾一條泥鰍後,也夾起一條條泥鰍吃起來。
告訴你技巧,吃得快些。水生的女人看到牛生根笨笨的吃相,覺得很可愛。
吃泥鰍還有技巧麼?
當然有呀,你用筷子夾著泥鰍的頭部,將泥鰍倒送進嘴裏,然後用牙齒輕咬住筷子夾住的泥鰍身體,筷子夾著泥鰍往外一拉,泥鰍身上的肉就全留在嘴裏了,筷子上隻剩下頭和骨架,這樣一拉一條,一拉一條。
牛生根就按水生女人教的方法,果然吃起來很快捷,不一會兒他的桌前便堆滿了泥鰍的屍骨了。
吃完飯,鄉領導一行要去看水生的網箱養泥鰍的地方,水生家的網箱在一條溝渠裏,近500米地段被他租下了。網箱裏,隻有小小的動靜,但牛生根感覺得到,水下是肥肥的泥鰍,是水生家的銀子。
水生,你這裏大概有多少泥鰍呢?鄉黨委書記問。
每平方米可放養120尾左右,大概有15萬尾左右吧。
泥鰍平時吃些什麼呢?
一般隻須投點豬、雞糞一類的有機肥料和農家的殘存剩品,如米糠、菜餅等。
這麼說來,鄉親們都可以養呀,你帶著大家幹吧,共同致富。
唉,書記,一些人腦殼不開竅,隻曉得種水稻。
鄉黨委書記便對鄉長幾個人說,看來幫助農民轉變觀念是最重要的。鄉長幾個人便是是是地點頭不已。
回到鄉政府,牛生根腦海裏一會兒是泥鰍,一會兒是水生女人,腦子裏有些亂,便順手拿起一張《文摘報》,突然,一則消息跳入他的眼簾:不良養殖企業為提高泥鰍產量,用避孕藥喂食泥鰍……水生家餐桌上很肥的泥鰍便似在肚子裏鑽動著,牛生根哇地嘔吐了一地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