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當下這個價值創新的時代,能否在有效運用拿來主義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已經是一項核心競爭力。我們要懂得以優秀者為師,向他人學習,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來進行創造。因為成功很重要的秘訣之一,就是要用已經證明有效的成功方法去取得進一步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這會令你節省許多無畏的消耗與探索。
NO.90預測未來的唯一方法是創造未來
未來不可預測,但是可以用雙手去創造。而且,擁有了創造未來的能力後,你的未來從某種意義上說,便也是可以預測的了。
——史蒂夫·喬布斯
電腦先鋒艾倫·凱說過:“預測未來的唯一辦法是創造未來。”喬布斯毫無疑問是這一陣營裏的人。
1996年喬布斯卷土重來,在從高樓落到穀底的12年後,他重新被蘋果雇為其兼職顧問。受命於蘋果的危難之際,喬布斯對奄奄一息的蘋果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組。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自己也為蘋果更是為世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當然,這些成績也讓他有了輝煌的未來。
縱觀喬布斯的一生,可謂奇跡連連,車庫裏誕生的AppleII開啟了個人電腦新時代;Macintosh引發了圖形用戶界麵革命;iPod改變了絕大多數人的音樂消費模式;而iTunes則挽救了整個音樂工業;iPhone更是帶來了智能手機的新紀元;iPad則改寫了人們的數字生活方式……
所有這些,都表明喬布斯用自己的發明改寫了未來,引爆了新一輪的範式轉移。實際上,預測未來的唯一辦法是創造未來,這裏強調的是對機遇的創造。也就是說,當自己給自己創造了機遇,我們便擁有了比別人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在這個創造的過程中,洞悉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也是一種明顯的超前意識。超前思維是每個成功者必不可少的思維方法,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隱藏著他超前思維的痕跡。在預測機遇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發揮諸如自覺、判斷等非智力因素的特殊作用。隻有善於分析,及時覺察各種預兆,才能見微知著,推斷未來,從而創造未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遠見力,讓自己具有洞悉未來的能力呢?
要培養自己洞悉未來的能力,首先要讓自己看清前景。然而,要準確地看清事物的前景,並非易事,為了看清前景,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看清前景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其中關鍵的一環便是搜集並利用信息。
要想識準時務,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前景,必須把決策建立在掌握準確信息的基礎上。信息掌握得越準確,越有利於製定出正確的決策。在獲取信息和汲取知識方麵,應該有這樣一個信念——信息就是機會。這就是說,隻要自己認為有必要,就應該立即把知識和信息抓到手。感到需要時,就是學習的好機會。
僅僅搜集信息還不能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前景,一定要對信息進行總結和歸納。
如果能從量和質兩個方麵搜集信息,使信息的內容更加豐富,並努力把各種信息搭配組合,那麼頭腦中就會閃現出好的主意。因此,我們需要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處理,從中篩去沒用的,找出有用的。
充分地搜集了信息,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析,對一件事情的前景,便能有一個大致的把握,識準了時務,看準了前景,成功也就不遠了。
第二,有遠見,還需要有膽識。
對於自己確定的目標要用長遠的目光來看,看準了,還要有膽量去做去落實。不要把好的想法僅僅停留在想的層麵,而要去落實。
偉大的成就和業績,永遠屬於那些富有洞悉未來的能力並具有奮鬥精神的人們,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人們。因此,我們年輕人要培養自己的遠見力,善於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契機,勇於創造機遇,如此才能得到機遇的垂青,創造出自己夢想中的未來。
NO.91求知若渴,虛懷若愚
斯圖爾特和他的團隊出版了許多期《全球概覽》,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一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都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有一行小字:求知若渴,虛懷若愚。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