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較為殘酷的孩子,是由於嬌慣使孩子變得過於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孩子則是有敵對情緒而借機發泄,有的孩子是為了顯示自己“勇敢”等。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動機,循循善誘,並且以身作則,如幫助孩子飼養小動物,以培養他們的愛心,這樣就可以把孩子培養成為善良、感情豐富的人。對孩子同情心的培養,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也隻有讓孩子長期生活在祥和、溫暖的家庭才是最基本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即使家長不教他如何愛人、愛小動物,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會成為感情豐富的、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3)引導孩子同情、關心小朋友:有時,周圍鄰居的小孩不當心碰痛了,孩子見狀卻哈哈大笑,家長不要責怪孩子“幸災樂禍”,孩子是被鄰居小孩突如其來的表情動作惹笑的。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當趕緊說:“哎喲,某某小朋友碰痛了,真可憐啊!上回你不當心撞在桌角上不是也很痛嗎?”孩子聯想到自己的痛苦經驗,會止住笑的。家長可以建議孩子去關心那個碰痛的小朋友,問問他還痛不痛。如果鄰居小孩跌倒了,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把他扶起來。經過幾次類似的行動之後,孩子一般對小朋友的苦痛就會比較同情、關心了。
(4)啟發孩子關心、體貼成年人: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有了病痛,家長要啟發孩子做出相應的關心舉動。如問寒問暖,給他們講講話、解解悶啊,或者遞個水果、拿藥片、端杯水,問候一下等。
(5)及時鼓勵:對於孩子富有同情心的行為和表現,應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同情心日益穩固和加強。
4.培養孩子的愛心
愛心並非一朝一夕得來的,必須靠家長平日悉心訓練,才能培養出來。具體方法如下:
(1)電視、報刊等傳媒常有一些節目或專欄報道有殘疾或生病孩子的生活狀況,並探討他們的內心世界,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節目或文章,家長應注意這類節目或報道,陪同孩子一起觀看、閱讀,讓他們了解殘疾人的痛苦,也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事後可以啟發孩子進一步替對方設想,並更了解對方的困難。
(2)在家裏讓孩子飼養一些小動物,可以在日常對小動物的照顧中培養同情心。
(3)家長的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本身富有愛心,肯幫助人,如扶盲人過馬路,讓座給傷殘人,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效仿。孩子做了幫助別人的行為,當然要加以讚許。
(4)人必須有被愛的經驗,才懂得把愛和別人分享,並去愛別人。家長給予孩子充分關懷及愛心,孩子身心得到平衡發展及成長,才懂得關懷及體諒別人。
(5)鼓勵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和學校中的集體生活,並多為同學和社會服務,熱愛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學會了解及關懷別人。
5.培養孩子關心他人
現在的孩子都在眾多的親人關懷下成長,從一生下來,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中心,所以很多的孩子習慣於在別人關懷下成長,而不會關心別人。但是,學會關心是一個人立足這個社會上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如果不會關心別人,就不會獲得友誼,成為一個孤獨的人。
(1)怎樣才是關心他人:
①心中有他人,也就是不自私,不能一事當前隻想自己,不想或少想別人,遇事替別人做打算。
②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需要。體會他人的感受,體諒他人的處境,不傷害他人。學會換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要想到如果我處在他的位置會怎樣。這樣才會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③要有一顆善良、同情的心,善解人意。尤其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於同情,給予幫助。
(2)孩子如何體現關心他人:
①對家長有孝心,要讓孩子知道,孝敬家長是每一個孩子的義務,家長為孩子的成長耗費心血,家長應對孩子有所要求,孩子也應以孝心報答家長養育之恩。
②要尊重老師,這是一個優良傳統,也是一個很好的美德。尊敬老師就是尊重人類的勞動,尊重曆史,要知道是老師以知識和經驗贏得後人的尊敬和擁戴的。
③對同學有誠心,也就是真誠地對待同學和朋友,待人接物誠實守信,忠誠老實,光明磊落,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歡迎。以誠待人是人際關係的基石,離開真誠、友善,任何“關心”的表現都會顯得虛偽和做作。
④要把愛心獻給社會和人民,要讓孩子懂得每個人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從愛親朋好友到愛人民,繼而愛整個社會,愛大自然,愛人類,關心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這是一個作為社會人逐步成長、成熟的過程,每個孩子都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社會化過程。
(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關心他人:
①啟發孩子。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家長可以通過說理提高孩子對行為是非的認識,使他們分清善惡、是非,並指導他們的行為,推動孩子行動。例如,有的孩子經常搶小朋友的玩具,家長可以告訴他這樣不對,不應當欺負其他小朋友。
②發現孩子。發現孩子關心別人的萌芽,並給予鼓勵,這樣可以使孩子關心他人的行為固定下來。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有時孩子是無意識地或是在成年人的暗示下幫助他人,就應及時給予表揚、肯定,激發孩子繼續關心他人的願望。經過不斷訓練,使其無意識的行動,變為有意識的行為,並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情感上體驗到關心他人的樂趣。
③樹立榜樣。家長應該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孩子的好奇心強,模仿性強,可塑性非常大。在家庭裏成年人之間關係的融洽,對老人的尊敬,家長同鄰居的和睦相處,與家人相互之間的關心和幫助,都會引起孩子仿效,逐步培養孩子關心他人。
④影響孩子。利用文藝作品影響孩子。故事、圖書、電視、電影等文藝性強的作品,是直接教育孩子的手段,也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家長可常利用好的文藝作品,給孩子講(看)些有關人們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內容,引導孩子學習。
6.消除孩子的敵意
有的孩子總是對人心懷敵意,對每個人都怒目相視,有的家長對於這樣的孩子不知怎麼辦,有的家長曾安慰孩子,也有的處罰孩子,或者把孩子趕回房間裏去,但這樣做的效果是不好的。一些滿懷敵意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朋友或家長又抓、又咬、又打,甚至拿起東西來打別人。不管是自己或是別人的衣服或玩具,會蓄意破壞,他們對人懷著輕蔑和不信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