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趙王張耳去世,他的兒子張敖繼位。有人向宰相趙午推薦田叔,趙午早就知道田叔的名聲,又把他推薦給張敖。
張敖任命田叔為郎中(侍衛官),不久就發現他辦非常廉潔公正,因此對他很器重。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因事經過趙國都城邯鄲(在今河北)。張敖是他的女婿,接待十分恭順,從早到晚侍立在左右,飯菜都是親自捧著送上前去。可是劉邦對他卻十分輕慢,叉著兩腿坐在席上,動不動就指著張敖大聲責罵。
張敖的宰相貫高和趙午,年紀已經六十多歲,過去都是張耳的舊臣。他們看不慣劉邦這樣蠻橫地侮辱張敖,就私下去見張敖說:“大王對劉邦這樣恭順,可是他卻對大王這樣侮辱。臣等實在忍不下去,請讓我們殺了他吧!”
張敖聽了,頓時大驚失色。他把指頭咬出血來,斷然地說:“萬萬不行!你們怎麼能說出這樣錯誤的話來?如果沒有陛下的恩德,哪會有我張敖的今天。這種話,請你們今後不要再出口!”貫高、趙午等退出以後,商量說:“大王是個忠厚長者,不肯背叛劉邦。我們是趙國的大臣,不願意忍受劉邦的侮辱,所以才想殺掉他。今後我們就瞞著大王去幹,事情成功,可以為大王雪恥;失敗了,就由我們自己承擔責任!”
公元前199年,劉邦從東垣(今河北石家莊市東)回來,準備經過邯鄲到長安去。貫高等就在半途的柏人縣(今河北隆堯西)館舍裏預先埋伏好刺客,準備謀殺劉邦。
劉邦到達柏人時,天色已晚,他正要留下過夜,無意中問了一聲:“這是什麼地方?”侍從回答說:“柏人。”劉邦聽了心裏一動,說:“柏人,就是迫人,這名稱不好。”說罷傳命繼續趕路。這一來,貫高的預謀就落空了。
公元前198年,有人上書告發貫高謀刺的罪行。劉邦下令逮捕張敖及貫高、趙午等大臣,押到長安受審,同時宣布:“誰敢跟張敖前來的,罪滅三族!”田叔聽了,立即換上囚衣,和其他十多人自稱張敖家奴,隨同前往長安。
劉邦認為貫高謀刺自己是出於張敖的指使,就下令廷尉(最高司法長官)對貫高嚴刑拷問,追查主謀者。貫高被打得體無完膚,始終咬定事情與張敖無關。
劉邦聽了廷尉的報告後,被貫高寧死不屈、敢於承擔責任的氣節深深感動了,他決定把張敖釋放,同時派中大夫泄公去告訴貫高,說也準備赦免他。貫高聽說張敖已經出獄,就在獄中掐斷頸動脈,自殺身亡。
趙王張敖出獄後,被降封為宣平侯。劉邦把他召去,對貫高的為人表示稱賞,同時向他問起趙國其他臣子的情況。張敖就把田叔等十多人推薦給劉邦。
第二天,劉邦下令召見田叔等人,同他們談了很久,感到漢朝的大臣在才識和德行上都無出其右,心裏非常高興,就把他們全部任命為郡守和諸侯的輔相。從此,田叔就在漢朝任職,前後達四十多年,直到景帝時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