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向山崎道歉,上次我錯怪他了。他的提案中所陳述的問題確實存在。這個月我對公司的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它竟然未能發揮應有的功效。因此,今天召集大家開會是想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改變目前人才培育的方法,請大家盡量發表意見吧!”
社長的話一出口,大家就開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議,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次山崎董事卻始終一語不發地坐在原位,安靜地聆聽著大家的意見,直到最後他都沒說一句話。
會議結束以後,社長把山崎董事叫進社長辦公室晤談。“今天你怎麼啦?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說?這個建議不是你上次開會時提出來的嗎?”
“沒錯,是我先提出來的。不過上次開會我把該說的都說了,其實那無非是想引起社長你對這問題的重視罷了。現在目的已經達到,我又何必再說一次呢?還不如多聽聽大家的建議。”
“是嗎?不錯,在此之前我反對過你的提議,你卻連一句辯解也沒有。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種建議都顯得很空洞,沒有實際的意義,反倒是你的沉默讓我感到這個問題帶來的壓力。這樣吧,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好了!今天起由你全權負責公司的人才培訓工作。請好好努力吧!”
“是,謝謝您對我的信任,我一定會努力把這件事做好!”
看了上麵這個例子,你有何感想?這是個典型的沉默說服法成功的案例。如果你真能適時地利用沉默,有時發揮的作用可能反而要比說話大得多。
2.利用同步心理說服對方
妻子:“聽說方標先生買了房子,而且還是座小型花園別墅,總共好像有九十平米。真好啊!我們的一些朋友都已經陸續有了自己的家。唉,真是讓人羨慕,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和他們一樣呢?”
丈夫:“啊,方先生嗎?真是年輕有為啊!我們也得加快腳步才行,總不能在這裏待上一輩子嘛。可是貸款購房利息又高得驚人。”
妻子:“方先生還比你小五歲呢。為什麼人家可以,你就不行呢?目前貸款購房的人比比皆是,況且我們家也還負擔得起。試試看嘛!不如這個星期我們去看看吧。現在正是促銷那種花園別墅的時機呢。買不買是另一回事,看看也不錯!”
於是星期天一到,夫婦倆就帶著孩子去參觀正在出售的房子。
妻子:“這地方真好啊!環境好、又安靜,孩子上學也近,而且房價也是我們負擔得起的。一切都那麼令人滿意,不如我們幹脆登記一戶吧!”
丈夫:“嗯,是啊!的確不錯。我們應該負擔得來。就這麼決定吧!”
這句話正中妻子的下懷。她早看準了丈夫的決心一直在動搖,而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讓他做出的決定,這是妻子成功的所在。
這位妻子為何能夠如願以償呢?因為她懂得去激發同步心理。
什麼是同步心理呢?同步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調、同節奏,也就是“追隨潮流主義”,是那種想過他人向往的生活、不願落於潮流之後的心理在作祟。正是由於這種心理的存在,那種不顧自身財力、精力、甚至是否真心願意而豁出去做的念頭,就很容易趁勢而入支配人們的行為,促使他們盲目做出與他人相同的舉動,因而陷入生活拮據的窘境。在國內這種同步心理相當嚴重。“大家都這樣”等字眼的頻繁使用,正是這種從眾心理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