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說服口才培訓(4)(1 / 3)

上述例子中的妻子成功地掌握到丈夫的同步心理,進而采取相應的說服對策。她先舉出鄰居方先生的例子,繼而運用“大家都買了房子”、“大家都不惜貸款購屋”等一連串話語來激發丈夫的同步心理。

通常人們在受到這類刺激後就很容易變得沒主見,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所以推銷員或店員經常會搬出“大家都在用”或“有名的人也都用”等推銷話語,促使人們毫不猶豫地接受。

3.用“先試後買法”說服對方

先試後買法又稱“幼犬法”,是一種有效的勸說技巧。

這種方法起源於這樣一個故事:媽媽和爸爸去當地的寵物店想給孩子們買條幼犬。店主對孩子們說“把它帶回家去過周末吧。如果它跟你們合不來或者你們不喜歡它了,星期一早上再把它送回來就行。”

他們如何能抵擋這樣的誘惑!頭兩天真是快樂無比。大家爭著去遛狗,看見幼犬嚼破爸爸的新拖鞋就哈哈大笑,它整晚嚎叫也會有人為它開脫:“哎,它還是一隻小狗呢。”

星期一是上班和上學的日子,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發覺這隻狗已屬於他們了。義務感、報答感、心理需求,加上人間善意的互相理解都在這件事中起著作用。這個例子中的店主對顧客也是非常公平的,允許他們先試試再最後決定。

一家有名的純淨水公司也采用同樣的方法。銷售人員提供台式水過濾器,借你用七至十天,散發這些產品的銷售人員把過濾器稱作“幼犬”。你一旦用慣了純淨水,就不會願意再喝帶漂白粉味的茶或咖啡。這種做法來自同樣的思路,同樣的方法。

同樣,汽車銷售商會借車給那些有購車能力、又非常想買車的人用一個周末。這樣做是希望你一旦嚐試了來自鄰居羨慕的眼光、家人的讚譽的滋味後,就不願意送還這輛汽車。

同樣的思路,很好的主意,讓顧客先試用後購買。

隻要有想法,其他方麵也可采取相同的做法。

在單位,你在會上要你的同事接受你的主意。為了讓他人易於接受,一種方法是建議先試行一周或一個月。

這隻不過是一個操作過程,但可讓你確信會形成不同的結果;或者是在家裏,能讓你確信按一種新的方法來行事會給家庭帶來更大的和諧。你可以這樣說:

“讓我們先試一個月,看看情況,月底我們再見麵,看看結果,然後製定長期決策。很公平,不是嗎?”

這種講理而又合理的方法會讓許多人同意試試你的建議。

4.說服對方的秘訣

口才專家總結了許多說服別人的秘訣,有些是很值得借鑒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事喻理

道理的“理”性愈強,愈要注意讓事實講話、佐證,否則就會因說話對象缺乏感性體驗,影響對“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用事實充實大道理,還可以避免說大話、空話,聯係實際把道理講實。現在一些大道理所以讓人聽不進,就在於講得虛。

2.理在情中

有時講大道理,說服對象並非對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與講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來。這時講道理的人要擅於聯絡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無令對方反感的地方,及時克服和糾正。尤其當對方抵觸反感情緒較大時,首先要以誠相待,要在理解、尊重、關心的原則基礎上,再講道理。

3.以小見大

思想是有差別、有層次的,講道理也應有層次。缺少層次,一下子跨越幾個台階,會讓人感到道理離得很遠,接受不了。說服者應擅長於小事情中講寓含著的大道理,於近邊事情中講可望及的遠道理,於淺表事情中挖掘可觸摸的深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