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年是什麼,是聶鳳池守在他身邊的十年。王後終於表達了她今日的態度,確切的說,是替她的兒子表達了態度。我這樣無情無義,不識好歹的女人,夠不上他們口中所說的賢惠二字,我自是無法比那死去的人了。
王後緩緩站起身走至我麵前,我連忙也跟著起身,垂頭“聆聽”她的教誨。她變換了語氣,在我麵前展露她的慈祥,那樣的虛偽,與冥翳如出一轍,真不愧是血肉相連的母子。
“本宮並不是要責怪你什麼,翳兒的脾性,本宮這個做母親的自是比誰都清楚。”她頓了頓,運量了一下感情,又想是在找尋合適的談話方式,不求我的反感。她說:“他對鳳池那孩子,用情確是深厚,十年夫妻,感情不是說斷就斷的,何況,鳳池已是一個不在人世的女子,你又何必與之計較得失!”
“母後誤會兒臣了。”我低頭淡笑著解釋,她把我想成了什麼,嫉妒瘋狂,即使一個死人也不放過。多荒唐而又可笑的想法,一廂情願之極!聶鳳池,聶鳳池,我在心底不得不感歎,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人人稱好的女人,我便被比較得一無是處。
王後輕擺手,語重心長道:“誤會也罷,我們也就不再提了,本宮隻想說一句,翳兒好歹是你夫君,以夫為天,縱然他有錯,你也應該好好擔待,切莫要隨了自己的性子,為所欲為。如今,你可比不得還是做公主的時候。”
“兒臣謹尊母後教誨。”我維諾地答應著,我甚至都不知該說什麼好。心中雖有委屈,卻也不得不可憐天下慈母心,想她這般身處高位,傲視後宮,終是過不了母子深情這一關。幸而她這般縱容,沒有釀製孤犢觸乳,驕子罵母(1)的境地。
“那甚好。”王後終於淡淡吩咐著子衿:“去把本宮替四王妃準備的東西拿上來。”
我一愣,說教過後還有禮物拿,那算不算給了我一巴掌再給我道一聲抱歉。補償麼?我並不需要。
子衿出來時,手裏托著絲絹包裹的物件,厚厚的,有棱有角,像書,像盒。王後輕輕接了,將之遞與我。我小心翼翼地揭開,果真是書盒。打開盒蓋,第一本便是光滑的棕黃色封皮書,上麵用小楷工整地寫著:《女則》。
我旋即明白了王後的真意,那昔時的唐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本是一個恪盡婦道、相夫教子的女中典範,她那十卷《女則》更是對女人行為言語做了一個規範。
“本宮早已聽聞你精通詩詞歌賦,博聞強識。”王後微笑對我道。
“無端之言,母後切莫輕信。”我頷首微微笑道。
王後麵容一凜,讓我始料未及,她平靜道:“以後那些個閑書,還是不要多看,倒是像這《女則》之類的好書,你實在應該多花時間好好鑽研。”
“是。”我口中雖允諾,心底卻有些無奈與生氣,她今日不論對錯,倒是先把我訓誡了一番,怎不讓我感到憤懣。
“時候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吧。”王後淡漠地下了逐客令。
我細心地捧著書,向她行叩別禮。出得鳳玄殿,一陣風吹來,心裏積壓的沉重方慢慢舒解。陽光又開始烈了些,照得人不甚舒服。強光下,我見著了焦急等候的阿珊娜與青蓮,看著他們被烈日熏紅的臉頰,我的心突然就有些感動。
我快步走向他們,像是走向自己的宿命一般。阿珊娜接過我手中的書,瞧出我神色間的異常,遂關切問:“王後娘娘都與公主說了什麼?”
我輕輕搖頭,不想提及,隻是想起了梅歸早上的那句話,感歎了一句:“今天真不是一個好天氣!”注釋:1、出自《後漢書.仇覽傳》,故事內容是:有一個人因為是獨子,所以受到母親的嬌慣,但他由撒嬌而頂嘴,由頂嘴而罵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