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晉…………”,於吉霍然身起,須知,龐晉乃龐德公先祖,巳之師祖,漢光武帝最敬重之尋龍大師,兩百年前,聽說得道升仙,不想竟在此一現。難道此處真有大隱龍穴,為祖師點出?
:“老丈認識此仙人乎”?秦厚德疑問。
:“不,老夫不認得。後來如何”。
:“後來晚輩發奮圖強,終掙得此店鋪,娶的妻室,依仙人所言,在此等於姓老者,然,等得十六年,始終不見”。
:“哦!”於吉心內電閃:“祖師言一於姓老者,是否是我呢”,當下也不點破,手指秦天問之:“此子生時,是否有異像展現”。
:“老丈真神仙也,此子生時,天突降一物於堂上,甚是晃眼,細觀之,乃一紅棗,晚輩妻子素來喜食紅棗,也不疑其他,拾起食之,不想食下不到一時辰,腹痛如絞,臨盆在即,到晚輩歸時,隻見滿屋紅光,房頂隱有紅雲,兒啼如雷,驚起四鄰,皆慰之奇觀,賀晚輩得麒麟兒,是夜,晚輩妻子因失血過多而亡”。語落聲音嗚咽,虎目含淚。
於吉心內暗思:“此兆正是將星下凡之天象,可是怪在棗乃文曲,紅光乃武曲,為何二星集於一身呢”?思之半響,也不得結論。又問秦厚德:“觀令郎話語身才,定是習文弄武之人,是否拜過師父”?
:“否,仙人離去時,言晚輩不可有貪念,是以晚輩雖掙的店鋪,然掙來之財皆施於窮困,除自留衣食住行之外,不留一分一厘,哪有餘錢為犬子尋師,然犬子自小卻天生神力,三歲竟舉起家中石磨,怕有百十來斤,喜以棍棒為器,日日生舞,倒是虎虎生風,晚輩見此,遂以先人所授武藝教之,不想其觸一百通,青出於藍,也好讀書,家中成天翻箱倒櫃,不為找錢,隻為尋書,晚輩見此,將仙人所授學識授之,不想其過目不忘,知一識百,至五歲時,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加其武藝,文武雙全,在鄉裏甚得人讚,有識者言此子必為一朝將相,晚輩不信其言。笑顏付之。後來晚輩見教無可教,遂將犬子送往鎮上私塾,不想孽子不識大體,禁屢屢得罪先生,所問歪談邪論,先生亦無從答起,晚輩別無他法,隻好留置於家中助晚輩打理酒店”。秦厚德徐徐道來,甚是得意。
:“哦!”:於吉輕點其頭,又手指鎮外蟠龍山問道:“仁兄祖墳是否埋於此山“?
:“正是”。
:“可否領吾一觀”。
:“這………,仙人指點必一於姓老者方才為之一觀,晚輩為難之處,還望海涵”。
:“吾乃東吳於吉是也,仁兄但請放心”。於吉遂自報姓氏。
:“哦,原來如此,老神仙至矣”,遂囑秦天帶路,自引於吉於後跟上山來,來得山上,秦氏祖墳葬於蟠龍山青龍崗上,行得其墳前,但見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沱水環繞,後有蟠龍山為障,秦氏祖墳正葬於龍腹結穴之處,正官位丘陵層疊,隱有風雷之聲,似千軍萬馬,靜立聽令,此正是大隱龍穴,天龍格,於吉渾身顫抖,跪地向西三拜,口中喃喃自語:“祖師在上,受於吉三拜,於吉定不負所托,將此子造就,為天下一統,竭盡全力,死而後已,還望祖師保佑”。秦氏父子見於吉下跪,亦跟著跪拜,他父子哪知,龐晉為巳所點之穴,後人必出一朝將相之才,乃可遇不可求之福,於吉雖見多識廣,然亦是初次見此等龍穴真貌也。
三人起得身來,於吉轉首問之:“吾欲收令郎為徒,隨吾學武識藝,不知可否”。
想那秦厚德自龐晉點化後,七竅皆開,見識過人,知此乃秦天奇遇,當下拉秦天拜其三拜,囑其口呼恩師,於吉亦不阻擋,見其三拜後隻將秦厚德扶起,囑咐秦天向秦厚德三拜,秦天拜了,起身立於吉身後,於吉遂道:“既如此,吾就領天兒別過”,秦厚德聞此,心生酸意:“待晚輩收拾錢物,帶之上路”。
於吉杖杵地下,斷喝止之:“否,錢財奢物必磨其心智”,其聲如龍呤,震得父子二人膽顫心驚,何等威風,秦天心思今後當不敢違其心意矣,秦厚德見此虎目含淚,問曰:“不知天兒何時可歸”。於吉答之:“天下一統,國泰民安之時,自是天兒歸期”。聲落亦不管秦天答應,執其手向山下行去,秦天以袖拭淚,轉首直呼父親:“父親勿悲,他日天兒必榮歸故裏,孝父親於堂上,以盡孝道”。語畢已行至甚遠,秦厚德心底更悲,思十四年父子,今朝一別,不知何年得歸,遂向二人揮手道別,含淚下山而去。誰言男兒不落淚,隻是末到傷心處。
轉眼過得六年,秦天不負於吉所望,進展神速,第一年就將於吉傲以為世之《太平領清道》十四篇練成十篇,符咒化水,降妖除魔,呼風喚雨,無一不精。第二年就將龐德公之《尋龍術》爛熟於胸,已可於浩瀚星海中,分辯九宮二十八宿,九州天象分布的天機學識,以及地脈學中“左青龍右白虎、前屏後障、方位明堂”等的尋龍堪與絕學,其間修練《天禪神功》,天禪神功包覽天下武學,十八般兵器無一不敘,秦天一一習之,尤其對其中“天龍棍法”“兩儀神功”及騎射之術“九星飛射”執愛,竟青出於藍,於吉心感欣慰,遂將左慈修仙之書《遁甲天書》授之,書中所述奇門遁甲,五形八卦,練氣修仙之術,尤其“無為神氣”,想那左慈修練百年,方得竟全功,而秦天卻隻用半年時間,已達其一半功力,其悟性資質可見一斑。其身亦脫胎換骨,隱隱有飄然之意,於吉見此,遂將彌衡之《流雲術》授之,流雲術終歸其名,乃輕身之術,然其集天下輕功之精華於一身,習成可一日千裏,如仙人飛天,秦天縱有天資,亦用了一年時間,方習得皮毛,然天下可及之人屈指可數,加之無為神氣相輔,稍一縱身,可躍數十丈高空,慢慢落下,晃如天仙下凡。於吉見武學,奇門遁甲,修真之術巳有所成,遂將《兵法寶典》付之,秦天受此奇書,孜孜不倦,日以繼夜,熟練個中排兵布陣,智計謀略,苦學一年,方得以大成,於吉考之,卻屢為秦天所敗,於吉見教無可教,知此子已大成,而天機大勢,亦演化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