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勇於向未知的事物挑戰(2 / 2)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第一次取得的成功之果盡管令人興奮,但其滋味卻不一定都讓你滿意。讓我們先來看幾個取得第一次成功的例子。

曾被紐約世界美術協會推舉為當代第一大畫家的張大千,博采眾長,其繪畫的技藝高超。他的許多代表作現在被藝術家們視為世界美術寶庫中的珍品。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張大千先生的藝術生涯中,他第一次成功的畫作賣出後僅換得80個銅板。在當時,80個銅板隻能買2斤臘肉。張大千先生這一個成功之果並未給他帶來豐厚的報酬,但那時張大千先生並未因此放棄追求成功的決心。

1904年,20世紀初的上海著名的手工裁縫王興昌,成功地縫製了中國第一套西裝。這套西裝是為剛從日本歸國的徐錫麟訂做的。要知道,王興昌是在連著做壞了好幾件西裝之後,才成為中國第一個做西裝的裁縫師傅的。這隻成功的甜果未被品嚐前,王興昌已品嚐了若幹個酸果子。好在他得到了徐錫麟的鼓勵和幫助,否則王興昌幾乎要放棄自己的嚐試。

1903年文壇勇士章炳麟在當年的北京順天時報上,刊登了中國第一則征婚啟事。那時還是光緒二十九年,這則破天荒的啟事成了那年頭驚世駭俗的大事,甚至人人言之色變,聞之色變。因而這一成功之舉立即被許多人當作“奇聞”。章炳麟在成功後麵嚐到了哪些酸甜苦辣也就可想而知了。

1929年3月,國際聯盟在日內瓦召開第一次裁軍大會。當時中國新任駐德公使蔣作賓奉命出席會議。按照那時的國際慣例,大會隻使用英語和法語。蔣作賓卻力排眾議,破例用中國話發言。與會者大吃一驚,因為他們頭一回在國際會議上聽到中國話。為此,人們對中國代表不得不刮目相看。可以說,蔣作賓會發現許多外國代表與他一樣為品嚐這個成功之果而驚喜萬分!事後,蔣作賓感慨地說:“望吾同胞勿自暴自棄而餒也。”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感受過第一次成功後的酸辣苦甜,這裏自然不能一一列舉。第一個果子究竟是什麼滋味,惟有親口嚐過的人才有切身的體會。

強者想讓我們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不論酸辣苦甜,沒有千千萬萬個第一,沒有古今中外敢嚐第一個成功果子的人,便沒有我們今天的文明。所以,勇於向未知發出挑戰,你就可能是成功的強者!

強者生存之道:

未知的世界是無解的,對成功的追求也是無知的,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敢於行走,勇於摸索,需要不斷地向成功進行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