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4節哈特爾,你擁有騎士精神
有一個熱愛騎馬的女孩,剛剛步入青春,就不得不麵對癱瘓的現實。這對她來說是殘酷的,但是她一直在反抗,她從病魔的手中要回了自己雙腿的一半,就是靠著大腿的力量,她兩度贏得奧運會銀牌。她就是丹麥騎士哈特爾。
丹麥女騎手利斯?哈特爾是一個經受了諸多不幸的人。熱愛馬術的她一直立誌要在這項運動中有所成就,然而造化弄人,1944年,23歲的哈特爾沉浸在懷孕的喜悅中沒多久,身體就出現異常,經檢查,確診為脊髓灰質炎。她幾乎全身癱瘓,但她堅決要重新上馬,繼續從事她心愛的騎馬事業,所以還在懷孕後期,她就開始進行恢複性運動。
幾個月以後,哈特爾終於可以舉起胳膊,並且奇跡般地活動她大腿的肌肉了。不久,女兒出世了,她繼續恢複練習,像一個新生兒一樣,開始做爬行訓練。經過8個月的艱苦訓練,她終於可以在拐杖的幫助下走上幾步了。不過,上馬對她來說還是非常辛苦,一次嚐試就要付出休養兩個月的代價。
由於小腿肌肉徹底癱瘓,哈特爾不得不學習完全依靠大腿的騎馬方法,上下馬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哈特爾為了自己的目標,從來沒有放棄。1947年,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的女子花式馬術錦標賽中,她令人驚訝地獲得了第二名。她並沒有就此滿足,她最大的目標是在奧運會上再為丹麥隊贏得獎牌。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的個人花式馬術比賽,隻有4名女運動員參加。哈特爾獨特的技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她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瑞典的赫裏?聖?奇爾後麵,獲得銀牌。在頒獎典禮上,由衷敬佩她的聖?奇爾把她拉上了冠軍的領獎台,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她的勇氣激勵和鼓舞了所有的觀眾。
1956年的墨爾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分會場斯德哥爾摩舉行,哈特爾又一次獲得了奧運會的銀牌。這個與癱瘓頑強作鬥爭的姑娘,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目標讓麵對困難的人變得鎮定,讓本來平凡的人變得卓越,讓失去健康的人贏得生命的尊嚴和人生的意義。
很多時候,人們隻會在失去了健康以後才能感受到健康的可貴,同樣,人們也隻有在擁有目標以後才能體會到目標帶給人的動力和激情。把哈特爾從輪椅引到馬背上的,就是目標的力量,如果你還不曾擁有一個堅定的目標,你就不要輕易否定和懷疑它的價值。
貝多芬在晚年的時候失聰了,其實他的耳疾很早就已經有了征兆,但是他不想在別人麵前顯得可憐,於是隱瞞了病情。他不敢和任何人說起,在寂靜的世界裏一個人品嚐孤獨和不安。但是他沒有放棄用音樂讚美上帝的目標,他相信上帝讓他耳聾,是因為他的音樂可以傳達上帝的意誌!在完全失去聽覺以後,貝多芬譜寫了大量壯麗的交響樂,還有充滿感恩和幸福的眼淚的旋律,其中就有著名的《第九交響曲》。
像貝多芬、哈特爾這樣的英雄,曆史上還有很多。無論境況多麼困難,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方向,沒有放棄努力朝目標前進。
生活在校園中,難免發生一些小小的磕碰,遇到學習上、生活上的困難,朋友之間偶爾也會產生誤會。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有些迷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此時,你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目標,就像再優秀的航海家,也需要一個航標來確定方向一樣。
即使不能把握今後的具體工作,但良好的學習環境是任何目標都需要的一個中轉站。因此,在年輕的時候為自己確定一個未來的目標,也是有必要的。
當然,目標不是讓人借以沉醉的幻想,在還沒有實現目標之前,就假想它已經實現的人是不明智的。還沒有考進好的學校,就先以該校的學生自居,從而不可一世,這不過是異想天開罷了。
故事鏈接
哈特爾所參加的個人花式馬術,是如今的奧運會馬術三日賽當中的一項內容。馬術比賽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花式訓馬、越野和跨越障礙,之前還會有專門的檢疫人員檢查馬匹的健康狀況。三部分的比賽要曆時三天,全麵考驗騎手在駕馭馬匹方麵的綜合才能。
第一天是花式訓馬,騎手需要騎馬實現一係列的動作。所以,花式訓馬也被稱作“馬的芭蕾舞”,這一項就是哈特爾最擅長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比賽分別是越野和跨越障礙,騎手需要駕馭馬匹跳過各種天然和人工的障礙,如石牆、水流和木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