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理解職業,愛上工作(2)(3 / 3)

跳槽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人手做些工作:

一、空杯心態。經常將“老子曾經如何如何”掛在嘴邊的一定是現實中很不得意的,人生最大的悲哀在於總是活在過去。“好漢不提當年勇”,因為當年的輝煌已在記憶、像片中記載,在回憶中生活的人麵對現狀隻能選擇無休止的抱怨與牢騷。

每個人在公司,都有一個從員工到主管,從普通到輝煌的成長過程。如果希望離職後自己馬上就恢複到當年的最高點,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忘記過去吧,留個“空杯”給明天!

二、當回和尚。現實社會需要大家要有一些和尚的心態,不是要你吃齋念佛,而是靜心思考。思考工作中的不良心態——膽怯自卑、冷漠消沉、急躁粗暴等等。人的頭腦中應該有個“木魚梆”,敲一敲,靜一靜。放鬆入靜不僅可以使得平日裏在工作中有所收獲,更是可以在離職重新擇業的轉折點上給人很大的幫助。

三、和平分手。麵對現實是每個成熟人士和企業應該具備的,和平分手是一種包容,對彼此過失的包容;和平分手是一種心態,是對分合之道理性理解的心態。

四、補充燃料。人的潛能是十分巨大的,跳槽前應該抓住很好的休整間隙,迅速補己所長。開發你的潛能,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麵提升自己的認識與技能。

情商協調:有學者曾經提出一個成功金三角理論,即成功=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行動。如果說這三者必不可少的話,那麼情商就是這一個個重要的“加號”。

自主學習:現在社會,競爭就是學習能力的競爭,不僅是學多少的競爭,更是能否學得快與否的競爭。

調整心態:心態是控製一個人整個人生空間的關鍵作用力,心態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格,品格決定命運。看了企業界行為失敗的案例,無一不是與企業家膨脹的心態相關。膨脹導致盲目,盲目導致心態失衡;心態失衡導致行為失衡;行為失衡最終導致失敗。

自我超越:巴金老先生的《懺悔錄》中有一段關於人生境界提升的哲理:人的一生就處在不斷地否定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中呈螺旋式的上升。超越的基礎就是要敢於否定,否定自己、否定輝煌、否定權威……在沒有更多的假設中去學習、工作。定論有時往往可能成為謬論,所以超越的本質是探索真理。

構建目標:人生會遇到很多挫折,但往往因為挫折而放棄了自己對目標的追求。記得一個跳蚤的故事嗎?將一個跳蚤放在一個杯中,它很快就可以跳出來獲得自由。但在杯子上放了一個檔板後,跳蚤在多次跳躍無果的情況下放棄了努力,結果即使取走了檔板,跳蚤再也不跳了。構建目標,就是要點燃自己心中的燈塔,麵對困難無所畏懼,前進就會有光明。

身心平衡: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來看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身心平衡就是麵對困境與挫折的承受能力與轉逆境為有利因素的決策能力。巴爾紮克說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者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弱者則是一個萬丈深淵。

可見燃料的補充,不僅僅是指知識,還包括上述談到的幾項——情商、目標、心態、超越等眾多因素。現在有一些人不斷在學習、考證,這當然是對的,但千萬不要忘記在知識之外的能力與素質的培養。“燃料”發揮作用不僅僅因為它是石油,還應有火種與氧氣等。

摒棄“懷才不遇”的想法

“懷才不遇”的想法,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一味地慨歎“懷才不遇”是不能幫助你擺脫困境的,反而還會使你變得沮喪。失去信心和鬥誌,甚至會影響你的一生。

每個地方都有“懷才不遇”的人,這種人有的真的是“懷才不遇”,因為客觀環境無法配合,但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