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老板有心力不足(3 / 3)

每次和她的談話我都感到無比得震驚,我完全可以理解她的意思,一種尊敬、同情、內疚的心情猶然而生,麵對她的滔滔不絕而啞口無言,我可以想到她的家庭情況,再聯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比起她們也好不了哪裏去,但知道做父母的想法都是一樣,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子女能夠多讀些書。年青的時候在家裏拚命地勞作,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子女今後的生活過得好些,不管自己有多麼地勞累、家裏有多麼地貧窮、生活有多麼地疾苦,都總是在想方設法地為自己的子女竭力爭取;小時候為了子女的成長在操心;長大後為了子女的學業在操心;子女步入社會後為了他們的事業和家庭在操心;子女結婚後為了他們的生兒育女在操心……,不知不覺中已經把自己的短短幾十載全部奉獻給了他們,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豆蔻年華和風姿卓越,留給自己的隻有一副幹渴的軀殼和一張飽經風霜的老臉……

記得有很多次回家時母親也是經常和我打招呼,叫我在廠裏幫她找份做清潔工的事情給她做,每次我都很反感,也很害怕,隻是找些借口說服她,實際上比起王大叔的老伴,,母親還是年青很多。現在回想起來心裏還非常愧疚。

我多次去找過麵部主任和線場的相關管理幹部,希望他們能夠去理解、尊重我們的前輩,是因為先有了她們才會有我們,我們每個人都要麵對自己的家庭和子女,每個人也要麵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隻是在遵守時間的先後和歲月的交替,多少年後我們也許會像他們一樣也在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在外麵漂流不定。王大叔的老伴走到今天完全有她的苦衷和無奈,我們應該要好好關心她、照顧她、尊敬她。

那位江西大姐一直在成型車間流水線中段刷膠,當初在聖凱諾鞋廠也是一樣,能吃苦耐勞。現在她把自己的小女孩也帶到偉琪鞋廠來了,小女孩快5歲了,是在早半年時間從老家帶過來的,和她一同在偉琪鞋廠生活。小女孩剛從老家出來,沒有見過外麵的世界,膽子很小,也不會講普通話,不怎麼懂事,因些看起來好像有些傻呼呼的樣子。

每天她們母女倆睡在集體宿舍一張木板**上,一起在員工飯堂吃飯,隻有下班時母女倆才在一起,上班時小女孩一個人在廣場上麵玩,隻要一下班她母親就第一個衝出車間在廣場上到處找她,經常在那些草地上、沙土堆裏、車間大門口,不是玩得滿身是泥土,就是已經趴在那裏睡著了;有時候鞋子都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她母親又要帶著她圍著廣場到處去找;要是遇著下雨、刮風、打雷天氣,她母親上班都不能安心,一下子要跑出來找她,把她一個人丟在飯堂裏玩,又能匆匆去車間上班;小女孩經常感冒、哭泣、經常趴在在車間門口等待母親下班。這樣日複一日,月複一月,上班時間,是母女倆的分離,母親對女兒的牽腸掛肚;下班時間是母女倆的重逢,見到女兒是母親的最大欣慰,地旦發了工資公休的時候,可以偶爾看到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到外麵逛街、買些零食和水果,或是買些漂亮的衣服,小女孩特別地高興,跟在她母親後麵蹦蹦跳跳,對於她來說,這是最幸福的事情。

如今事隔幾年,往事依然記憶猶新,仿佛還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我想現在王大叔的老伴和江西大姐的小女孩應該都回家了,她們應該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王大叔的老伴應該在家裏享受著天倫之樂,江西大姐的小女孩應該在家裏上學念書了。但願東莞能夠給她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她們那熟悉的影子永遠留在東莞的記憶深處,讓我和東莞永遠為她們祝福、為她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