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們去不多時,回來稟道:\"寶二爺、柳二爺、大爺、二爺都在書房裏吃了飯,這會子四個人都到報恩寺張羅著抬史大姑爺的靈柩到廟裏去了。\"賈母聽了道:\"姨太太,時候不早了,我們吃飯罷,酒也夠了。\"封氏、劉姥姥、邢、王二夫人都道:\"實在酒也吃的不少了,也都醉了。\"薛姨媽聽了,又每人敬了一大杯,這才端上飯來。
大家吃畢,盥漱,散坐吃茶,又說了一會的閑話。賈母、賈夫人遂吩咐伺候起身,告辭。眾人送至二門外,看著上轎而去。尤三姐、劉姥姥、邢、王二夫人領著李紈、尤氏及一幹的姊妹人等,都與薛姨媽道謝,上車各自回家。
且說邢、王二夫人到家後,各自歸房安寢。寶釵、黛玉回到怡紅院,早有晴雯、金釧兒、紫鵑、鶯兒四個人迎了出來。
問了問寶玉,尚未回來。釵、黛二人脫了新衣,便將才剛兒賈母所說之言,告訴了他們四人一遍。他四人聽了,都碰在心坎兒上來了,都不好意思喜歡出來,卻都故意的臉上放的淡淡的,服侍釵、黛二人脫衣就寢。
不過盹睡了片時,東方大亮起來。剛正梳洗,隻見寶玉笑嘻嘻的走了進來,急問道:\"史大妹妹呢?\"黛玉道:\"到秋爽齋睡覺去了。\"寶玉道:\"你怎麼又不給他做伴兒去呢?\"黛玉道:\"他說他的病已經好了,不要我去了。\"寶釵道:\"你們這麼蠍蠍蟄蟄的,想是史大妹夫有了回生的信兒了麼?\"寶玉道:\"昨兒晚上,我和柳二哥、薛大哥、薛二哥一同吃了飯,出去就雇了幾個閑漢到報恩寺把靈柩抬到姑老爺廟裏。我師父和甄老伯早已在那裏等著呢,即命打開棺木。隻見我師父披發仗劍,口誦真言,繞柩三匝,即取出金丹一粒,用甘露調化納入口中。不過頓飯之時,果見眉目流動,大有生機。事也湊巧極了,恰恰的秦鍾、崔文瑞把他的真魂也找了回來了。剛把他的肉身從棺內抬了出來放在軟榻上,他就’噯喲’出來了。
所以我就飛馬跑了回來,告訴了太太,快把史大妹妹拿車送回去罷。過會子抬了回來,也有人好照應了。\"釵、黛二人聽了,俱各大喜。忙忙的梳洗了,都一齊到秋爽齋來。
隻見湘雲早已梳洗完畢,靠著靠背,拿著一支長杆子煙袋,在那裏呆呆的出神。寶釵叫道:\"雲妹妹,我們給你道喜來了!
你怎麼出了神了呢?\"湘雲聽了,立起身來,隻見釵、黛、寶三人一齊進來,惟恐他們又來耍笑他,忙道:\"你們大清早起的,這又不是大夥兒來鬧我來了嗎?\"寶玉聽了,忙將昨晚抬棺到廟,僧、道作法的話,從頭至尾的告訴了一遍。湘雲這才喜動顏色,連忙換了衣服,帶了翠縷,同釵、黛、寶三人一齊到王夫人上房。此時王夫人早已吩咐套了轎車子,又派了周瑞家的、吳新登家的兩個有年紀懂事的婦人,送了湘雲到家,就在那裏照應。分派一定,一見湘雲進來告辭,忙迎了出來與他道喜。大家送到榮禧堂外,看著他上了車。仍命寶玉騎馬跟隨,送了回去。
午後賈政退朝。王夫人便將史湘雲的女婿回生,以及周家擇日要娶巧姐,並老太太吩咐將晴雯、金釧兒、紫鵑、鶯兒都給寶玉收到房裏的話,告訴了一遍。賈政初聽了湘雲之婿回生之事,不勝之喜。及聞周家要娶巧姐,便覺躊躇。惟恐家內空虛,辦理陪送不易。後來聽到將晴雯、金釧兒、紫鵑、鶯兒四個人都給寶玉放到房裏,便皺眉道:\"小人兒家已經有了兩個媳婦,且等過了四十歲之後,再立妾也還不遲。即或不然,再放一兩個人,也就是了,怎麼四個的放起人來,大非養身之道!
\"王夫人道:\"這是老太太當麵吩咐的,老爺倒不要違背他老人家的話才是呢。\"賈政聽了,沉吟了一會道:\"既是老太太願意,我們就遵著辦就是了。我想,兩個媳婦,都是讀過書的人,你隻告訴他們,把寶玉管著些兒就是了。\"說的王夫人也笑了。
晚上寶玉回來,將湘雲之婿回生之後,抬到家中,灌了些飲食,如今精神健旺,起來也能說話了,告知了賈政、王夫人。
老夫婦不勝歡喜。到了次日上朝,賈政便將此事稟知了北靜王。
北靜王聽了,便於辦公奏事之暇,麵奏了聖上。聖心大悅,因降旨查其隱姓之由。北靜王又奏,原係勳舊子弟,因其祖父在先帝時得罪,不敢直說姓名。聖心深為憫惻,因念林如海乏嗣,即降旨與林如海承嗣,賜姓林名成玉。俟調理壯健時,該部帶領引見,量才擢用。聖旨一下,早哄動了滿朝文武及軍民士庶。
凡屬與榮寧兩府並史侯家有瓜葛者,俱各紛紛賀喜,一連熱鬧了幾日。
就有劉姥姥,一來為道喜,二來為巧姐之事,來見王夫人。
言周家擇定九月初二日,娶巧姐過門。賈政、王夫人便叫了賈璉來商議。賈璉也沒有什麼不肯的。也隻躊躇嫁妝難辦。王夫人又將釵、黛二人,情願各將嫁妝拿出一半兒來的話說了。賈政、賈璉聽了,不勝歡喜,這才應許下了。鳳姐又留下劉姥姥多住些日子,以備平兒分娩。先打發旺兒媳婦,到周家通知了他們。王夫人又向賈政商量,給晴雯、金釧兒、紫鵑、鶯兒上頭圓房,也湊在巧姐出嫁這一日,以省糜費。賈政也依了。
光陰迅速,不知不覺已交了九月。賈政預於初一日五鼓到城隍廟拈香,請賈母、賈夫人來家。賈母便吩咐將舊日住的上房騰出來,把所有人世一切穢汙之物,打掃幹淨,焚起香來。
到了初一日晚上,賈夫人先差了幾個丫環、仆婦前來伺備飲饌,然後同賈母帶了鴛鴦、司棋、鮑二家的,一齊坐轎而來。這裏邢、王二夫人,率領著眾姊妹們,先迎到上房。吃了茶,歇息了片刻,便用竹椅子抬了賈母前行。賈、邢、王姑嫂三人,領人眾姊妹們隨後,眾星捧月,都到大觀園來。先從瀟湘館、怡紅院、秋爽齋、暖香塢、紫菱洲、蘅蕪院、稻香村挨著次兒逛了一遍,然後到鳳姐這邊來。
剛一進月門,隻聽鳳姐在屋裏嚷道:\"二姨兒你到底也動一動兒嗎,累死我了。這不是,白日裏過嫁妝,我一時兒想不到,就忘下了好些的東西。這會子,那一個又覺撒了,要養孩子呢,動轉不得了,把我一個人兒累的蹄兒、爪兒亂動彈,和打十不全兒的似的。你倒在旁邊沒事人兒似的,噙著袋煙兒坐著起來了,你到底也幫我一幫嗎,怎麼就見死兒不救呢。\"又聽尤二姐道:\"陪送姑娘的東西,都在你箱子裏,我可知道都是些什麼,可教我做那一條呢。做的是了不是了的,你又該叨叨得了。\"又聽鳳姐道:\"你這裏做不來,你去照應照應那個養孩子的人去呢。\"尤二姐道:\"你這越發說的沒了道理了。
我又沒養過孩子,我可懂得個什麼兒呢?\"又聽鳳姐道:\"噯喲,恨死我了。你去告訴他,說瓜熟蒂落,到了時候兒,自然要養的,不用哼哼唧唧的,看仔細人家笑話。難道這個話你也說不來嗎?\"賈母聽了笑道:\"鳳丫頭你不用著急,我們都替你幫忙來了。\"鳳姐聽了,忙迎了出來,笑道:\"我早就聽見老祖宗來了。心裏急的什麼似的,一個總騰不開身子,教人有什麼法兒呢。姑太太和二位太太、眾位姊妹們都來了,你們看看,我們屋裏董的可有個下腳的地方兒嗎!\"賈母領了眾人一齊進來,望了一望,隻見箱子、匣子搬了一地,翻的亂騰騰的。巧姐在炕上坐著,哭的抽抽噎噎的。劉姥姥在旁邊坐著相勸。賈母便坐在炕沿兒上,拉了巧姐的手勸道:\"我的兒,你不必哭了,世上都是這樣的。大凡作女孩兒的,原沒有在娘家過一輩子的理。我的乖乖,你就記不得,咱們那年聽那個八角鼓兒上唱的曲兒,說’彩轎兒到門前,喜的那跳鑽鑽’,你怎麼盡自哭起來了。\"說的眾人都笑起來。
賈夫人才要說話,隻見尤二姐從套間內走了出來,叫道:\"姥姥快來罷!\"劉姥姥聽了,就往裏跑。隻聽裏麵呱喇呱喇的小孩兒哭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