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忙裏偷閑的“假日”方案(2)(1 / 3)

清明這個時節的氣候屬於多雨並且陰濕。這個時候在飲食上要求溫和。舒適的;隨著空氣中的含氧量降低,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的人會出現頭暈、四肢乏力等症狀,影響身體健康。

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春節到歌廳唱歌的朋友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待在包房的時間不要過久,要經常出去透透氣,有呼吸係統和過敏性疾病的人尤其要減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

第二,最好不要在包房內吸煙,少使用氣味濃重的香水,對於某些敏感體質的人來說,“二手香”要比“二手煙”危害還大。

第三,老人、兒童和孕婦等體質較弱者應盡量少到歌廳這種公共場所。

第四,人員較多的時候,應盡量選擇大一些的房間。最好多吃一些水果或者蔬菜,尤其是韭菜等合時令的蔬菜。還有白菜、蘿卜、地瓜等有著溫胃祛濕的作用,適合多吃。

清明踏青要量力而行

清明,作為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也是人們出遊尋找春天很好的時節。在清明出去踏青,我們不但可以欣賞無盡的大自然之美,而且還可以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不過這個時節也是一個容易發生疾病的時節,在外出踏青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身體的健康。並且外出踏青活動與傳統意義上的鍛煉是有很大區別的,除了一些經常鍛煉的人,這個季節並不十分主張大幅度的動作或運動。

對於踏青的人來說,一些老年人在活動的時候心率應不超過105次/分鍾,而呼吸應不超過24次/分鍾。對於一些中青年人可以因體質的情況適當放寬。應強調的是一些患有心髒病、腎炎、貧血、肺氣腫、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以及結石病的病人,千萬不要逞強去登山。因為在登山方麵要考慮的是個人的體力和身體的素質。如果是經常參加鍛煉的人,也不要為了逞強好勝一鼓作氣地爬上去,以免發生意外。

清明時節,春風溫和,景色明媚,大地上也布滿了綠色。新鮮的空氣,充足的陽光,在大氣中有著較多的陰離子,能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提供天然的養料。尤其是對於處在精神緊張中的人,是一種很好的療養時機。隻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相信會取得不錯的健身效果。

清明踏青謹防植物中毒

清明節,踏青、掃墓進入高峰期。健康專家提醒,去郊外要防止植物中毒,野菜蘑菇等更要慎采慎食。

春天很容易導致各種呼吸道、胃腸道疾病高發。而外出帶孩子出行,孩子喜歡在郊外“拈花惹草”,采摘不認識的野菜、蘑菇等,甚至誤食。專家說,一旦孩子出現眩暈、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應及時給孩子喝一些溫水,人工催吐,反複幾次,並盡快到附近的醫院就診。如果出現痙攣、休克等重度中毒症狀,就不宜催吐,應第一時間送醫院治療。

到野外掃墓還應預防嘴唇幹裂、花粉過敏症、紫外線輻射等。有過敏體質的人到野外掃墓應戴好口罩、墨鏡,行走時應選擇花草樹木上風方向行走,必要時還應帶上防止過敏的藥物。此外,到野外掃墓時還要小心防備草叢中的恙蟎(恙蟲幼蟲),一旦被恙蟎叮咬,就可能會感染上恙蟲病。到野外應避免深入草叢;最好穿長袖衣褲及長靴,束緊袖領及褲腳口,以避免皮膚暴露;身體暴露處要塗擦驅蟲劑。有支氣管哮喘史的病人,體質比較弱的人,過敏體質的人應適當遠離植物。

清明祭祖,蚊蟲叮咬如何用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的就是清明時的天氣潮濕,易滋生蚊蟲,因此,出遊時需要注意,少到野外雜草多的地方。那麼如果不慎被蚊蟲叮咬該如何用藥呢?

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是指昆蟲叮咬皮膚而引起的炎症性皮膚病,主要由蚊蟲、白蛉、跳蚤、臭蟲等節肢動物叮咬引起。疹子常發生於身體暴露部位,皮膚表現為局部紅腫,在疹子中央常可見有叮咬痕跡。自覺瘙癢或奇癢,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皮膚出現紅線,表示淋巴管發炎,有時局部淋巴結腫大。一般病情,局部可分別外用0.5%氨溶液、風油精、丁酸氫化可的鬆乳膏或艾洛鬆乳膏。瘙癢重,皮疹範圍廣可以內服抗過敏藥,如撲爾敏4毫克,每日2~3次;或氯雷他啶10毫克,每日1次;或仙特明10毫克,每日1次。

蜂蜇傷

蜂蜇傷是由蜂尾的毒刺或毒液進入人的皮膚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過敏反應。如被蜇傷應該盡快處理傷口,吸出毒汁;如果局部紅腫,應該立即檢查傷口內有無毒刺遺留,如有,應小心將其拔出,吸出毒液;然後用生理鹽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衝洗。在咬傷後應盡早采取措施阻止毒素吸收,如結紮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帶每隔15~20分鍾應放鬆1~2分鍾。如果有嚴重過敏反應,如顏麵蒼白、血壓下降、氣促、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及局部多處蜇傷,應盡快到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