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4自省方能自覺
及時的自省和自我批評往往是糾正自身錯誤、實現快速轉型的關鍵所在。——李開複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不過是有的大有的小罷了,這一點是無需擔憂也沒必要羞愧的。事實上,完全沒有缺點的人才是更可疑的。不過,我們也不能因為有缺點是正常現象而放任自己的缺點不去改變,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真正理性的做法是,讓自己的缺點盡量少,要勇於發現並承認自己的缺點,之後改正。隻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價值更好地體現出來,如果做到了,在獲取事業的成功上,也會更加有利。
關於如何發現並改正自己的缺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應該交些正直的朋友,讓他們提醒;有的認為應該多跟領導溝通,他們站位高,看得更準。這些看法也都有自己的道理,不過,很多在效率和成果上會有些折扣。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探究出一種更好的辦法的。在這點上,李開複的觀點很具啟發性。李開複認為,發現自己的缺點要靠自覺,而不是別人提醒。在他看來,自覺是最有效也最有用的辦法,隻有自己有發現缺點並改正的意識,才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走向成熟。
不過,我們也必須看到,自覺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品質,甚至可以說,自覺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缺少的品質。那麼,想要靠自覺來改正缺點,就有困難了。不過,李開複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通過自省的辦法來培養自覺。為此,他還講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了街角的報亭的公用電話處。他拿起話筒,按了一串號碼,接通後,壓低嗓音說:“您好!請問您需要割草嗎?”
對方回答說:“不用了,我有自己的割草工。”
男子又說:“我經驗豐富,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對方答:“聽上去很不錯,但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子又說道:“而且,我會幫您將草與通道的四周割齊。”
對方回答:“謝謝你!不過我真的不需要割草工人了,你說的這些我請的那人都已經做了。”
通話結束後。報亭老板跟男子說:“你是要找工作嗎?我的一個親戚需要割草工,要我幫你聯係一下嗎?”
“不用了,謝謝您!”男子說,“我就是他們家的割草工,打電話過去不過是想確認下我有沒有沒做到的地方,雇主對我是否滿意。”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很聰明也很敬業的人,我們可以想象,他肯定是割草工當中的佼佼者,而且,假以時日,他肯定能夠做出更大的事業。因為他有著別人所不具備的品質,首先他有很強的自省能力,並有一定的自覺性。正是因為他有這兩個優點,所以他才能夠將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完美。另外,他在做到完美的時候,還在追求卓越,給雇主打電話詢問就是例證。對於一個能夠自覺、自省且不斷追求卓越的人,成功是必然的。
李開複講述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年輕人,想要成就事業,就要懂得自省、自覺,要把事情做到位,之後換一個角度,從另一個方向審視自己,就像上麵故事的主人公一樣。這樣,我們的收獲會更大。那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各個角度來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將這些優缺點記錄下來,分析對比,找出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努力改正缺點,發揚優點,用不了多久,就能夠讓自己獲得成長。
一個人用這種方式使自己獲得的成長是最可靠的,因為我們的視角足夠全麵,避免了出現偏激的可能。如果想做出一番事業,首先要從自省開始,之後做到自覺。如果這兩點都做到了,那麼,成功也就不遠了。這是李開複的經驗,也是其他許多成功人士們的經驗。
NO.95不反省,挫折自然就多
不自信的人,必然是常遭遇挫折的人。——李開複
挫折時每個人都要遇到的,但是,有些人遇到的會多些,而有些人則會相對少些。如果對這些人進行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遇到挫折多的人往往並不是因為其自身運氣不好,而是因為不夠成熟。因為他們常會遇到類似的挫折,這些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自己不懂得從挫折中總結經驗,所以常常會在不同的時段碰到類似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