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落花妖嬈 妻妾暗昧(2 / 2)

王太妃見水氏支庶不盛,十分著急,很早的時候,就把自己得意的丫頭鈴兒給了水溶做妾,鈴兒自視長得美貌,是太妃鍾愛的,又是王爺第一個有名分的女人,未免逞勝好強,事事搶尖,不落人後。

惠姨娘是一個知府的千金,叫謝明惠,長得花容月貌,又知詩書。當年被父親作為禮物送到王府,水溶拒收,本想送回。可惠姨娘說,既入王府,就是王府之人,再被送回去,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以死相脅。水溶無法,讓她暫時住在王府陪伴母親,謝明惠文靜端莊,舉止得體,言談之間對水溶充滿愛意和關懷,哄得王太妃很是喜歡,後來其父母過世,想送也無處可送。姚王妃因不受水溶喜愛,就想討好水溶,又想顯示自己賢惠討好太妃,就鼓動王太妃做主,把惠姨娘配給水溶。因為謝明惠頗知詩書,水溶很寵她。惠姨娘如願以償之後,仗著王爺的寵愛、王太妃的喜歡,反過來處處與姚素作對,想要與王妃一爭長短。

姚王妃打錯算盤,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處處受惠姨娘的掣肘,心中暗驚,怕有一天自己地位不保,隻能仰仗娘家鞏固自己地位。而姚王妃懷孕也讓惠姨娘緊張,母以子貴,姚王妃畢竟是嫡妻,如果誕下世子,自己終生無望。

錦姨娘是王爺自己收房的丫頭,也是水靈翮的母親,水溶對她一直很好。錦姨娘帶著女兒安靜的過自己的日子,不惹是非。孫嬤嬤補充道:“我看這事絕對不是錦姨娘做的。”以前還有一個蓼兒是王府的歌姬能歌善舞,很是伶俐,最受王爺寵愛的,卻早夭了。

水澄雖未成親,王太妃已給了一個丫頭收房,叫影憐,眾人亦稱之為姨娘。雖然水氏兄弟有妻有妾,又有眾多歌姬舞妓,但隻有錦姨娘生了一個女兒,現在王府人丁凋零,王太妃急得什麼似的,怕王府嫡出長房無人,好容易王妃有了身孕,王太妃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這上頭,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長孫出世。偏偏這當口發生這樣的事情,你說王爺急不急。

黛玉獲悉這裏的明爭暗鬥,不禁想起那邊的鳳姐、尤二姐、秋桐,夏金桂、香菱,那香菱、尤二姐更是可憐,想男子為功名富貴爭鬥不休,而女子為一個男人也鬥得你死我活,若男子沒有這許多妻妾又何至引來這許多紛爭,鬧得家宅不安。孫嬤嬤走後,黛玉感懷於事,坐到桌前,提筆寫道:

驚聞王府中事,有感於心,特寫小賦,以抒懷抱。

身處錦玉之中,心慕紅塵之外。雲山蒼蒼,江水泱泱。沐日月,飲清風,足以遊目騁懷,暢情快意。何拘於禮俗之中,囿於狹庭之內?

冬一裘,夏一葛,足以蔽身暖體;飯一盂,菜一蔬,足以飽食滿腹。披綾羅,頂冠冕,列鼎鳴鍾,但矜富貴耳。鷦鷯棲叢,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熙熙於名利之場,碌碌於富貴之爭,所求何來?

夫子惡功名,厭輕肥,亦可棲林泉,臥鬆雲。吾輩以絲蘿之體,依藤繞枝蔓之喬,何可擇乎?縱有青竹之心、潔荷之情,焉有僻世之土、絕囂之池?攀枝附木,覓知己娛心,托弱體求活,然互鬥爭光,相伐竟寵,勞心傷性,紛紜具出。快者幾矣?歎菱也何辜,偏遭棰楚;惜尤也焉罪,憂悒離魂。直木獨喬,何處覓求?求一靜者,惟古刹誦經,青燈寂寞乎?

萎地柔蘼,泥塗梧桂,何謂高清?願成東籬之土,化五湖之水,雲跡天外,仰懷遊蹤。

黛玉寫完這篇小賦,王嬤嬤還沒回來,黛玉有些記掛,不知那邊到底如何,後悔自己應該親去才是。可一想到自己去,寶玉的情形又不是辦法,總不能就這樣下去,況且把寶釵置於何地。但願大家都能挺過來。

黛玉正心神不寧,王嬤嬤回來了,告訴說:那邊都好,老爺把地賣了萬八的銀子,夠大老爺、珍大爺走用和家裏的花銷;寶二爺今兒也很好,老太太哄他說,等家裏收拾齊整了,再接姑娘回去,如若不然,會影響到姑娘的病,寶二爺也就不鬧了。一個勁兒的張羅著讓快些收拾利索;璉二奶奶的病也輕了好些,隻是還不能理事,一切事情都是太太、寶二奶奶、三姑娘張羅;珠大奶奶和寶二奶奶讓問姑娘好;找玉的事也與老太太說了,老太太說幸虧姑娘提醒,要不就忘了和尚的事,當下就讓老爺派人暗中查訪。黛玉聽了,才放下心來。一時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