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國產手機,路在何方?(1)(2 / 3)

山寨機能夠興盛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去掉所謂的品牌增值費,依靠總成本領先的方式以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二是以新品數量,而不是依靠某一機型取勝,足夠多的機型和功能顯然滿足了更多人的潛在或者現實的需求。如此,毫無品牌基礎、粗製濫造的山寨機都能夠拿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作為手機行業的正規軍,本土手機品牌為什麼就不能試一試呢?

作為本土品牌,山寨機式的生存並非難事,無非就是麵向中低收入人群,以更高的配置、更低的價格進入市場。如果在配置、性能以及價格上與山寨機相差無幾,那麼,本土手機品牌的競爭力是顯而易見的,畢竟相比山寨機,本土手機品牌在保修和售後服務方麵更有保障。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本土品牌的手機價格是否有如此大的降價空間?筆者認為,有。根據海關統計的數據,2008年中國手機出口的平均價格為70.2美元/台,折合人民幣不到500元,出口的主力是波導、TCL等本土手機品牌。能以山寨機的價格出口,為什麼不能以山寨機的價格內銷呢?當然,這需要本土手機品牌對渠道體係進行大幅度瘦身,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讓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

山寨式創新還有另一條道路,就是委身於移動運營商,走定製之路。本土手機品牌的規劃產能規模都很大,有足夠的空間讓它們成為移動運營商的的合作夥伴。事實上,在這一方麵,已經有了一個典型,這就是中興。正是依靠與全球各地的移動運營商結盟,中興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球第六大手機製造商。在中興取得的市場業績中,80%是與其合作的移動運營商共享品牌和定製的,其中有沃達豐、澳大利亞電信、印度運營商re-liance等國外移動運營商,也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國內巨擘。2008年,中興手機有望突破5000萬台的出貨量。

定製之路要想取得成功,也並非易事,關鍵在於手機企業的成本控製能力。目前,中興定製手機的平均出口價格約為30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怎麼突圍,本土手機品牌都將麵臨陣痛。因為,已經失去了成為諾基亞的機會,本土手機品牌隻能在處於邊緣的第三條道路上進行摸索。

國產手機,路在何方?

迪比特 國產手機 中科健 TCL 夏新

迪比特,將專業化進行到底

迪比特的前身是上海大霸實業有限公司,為中國台灣大霸集團的成員企業。自2001年迪比特推出自有手機品牌之後,短短3年間,業績一路飆升,銷售額由最初的每月3萬台直到鼎盛時期的上百萬台。業內稱之為“迪比特現象”,並譽之為手機黑馬。

迪比特從出生之日起,就決定著它將有不凡的命運。其母公司台灣大霸集團有著20多年與摩托羅拉、阿爾卡特、西門子等國際通訊大公司合作的經驗,加上台灣芯片工業的配套發展等這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迪比特一出生就有著先天遺傳而來的技術優勢。

在技術研發上,迪比特已經成為國產手機的佼佼者,其研發能力與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相比並不遜色。

但很遺憾,技術上的優勢並未能讓迪比特實現夢寐以求的“國產第一”的夢想。迪比特不僅沒有成就“國產第一”,相反,業績還略有下滑。痛定思痛,迪比特於2004年對自己做了一次大手術,以謀求“二次騰飛”:變包銷模式為直供模式,由“機”海戰術變而為精品戰略,售後服務投入增加了一倍,重做ODM業務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