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高門宅邸還是貧門寒戶,門都是虛掩的,推開後裏麵空無一人。不僅如此,還積著一層厚厚的灰,全然沒有人居住的跡象。
聽著手下的回稟,瑤光的臉色變了。
這說明了什麼?
涼城是座空城!還很有可能月餘前就是這幅光景!
堂堂邊城變成空城足月有餘竟無人知曉,可笑之後留給眾人的是沉默以及心頭揮之不去的憂慮恐懼。
黎嬋識趣的退開幾步,不去摻和人家乘國內政。
瑤光眼神複雜的看了會兒黎嬋,似乎想從她麵上看出些什麼,可惜,黎嬋麵上除了淡然還是淡然。
瑤光這才小聲的和天樞交代了些什麼,不難看出瑤光和天樞在這支護送隊伍裏的地位,就算不是首領,至少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空城事件似乎就這麼揭過了。
當晚一行人在城裏找了個看的過去的宅子收拾了湊合了一晚,翌日照樣趕路,可黎嬋卻眼尖的發現,天樞不見了。
至於天樞去了哪兒,去做什麼,黎嬋沒問,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反倒是黎琣因為天樞這個死冰塊的消失高興了好幾天。
或許是黎嬋那天的行為贏得了搖光的另眼相看,亦或是沒有天樞在黎嬋姐弟的日子確實要過得舒心些。這些天黎嬋能明顯感到隊伍裏其他人的態度變了不少。
至少不再是冷言冷語的,偶爾還能和守車的侍衛拌上幾句嘴,黎琣似乎沒有察覺到周邊人的態度突轉,依舊每天沒心沒肺的吃喝玩鬧黏黎嬋。
**
一月後。乘國。帝都。
乘國遠沒黎國幅員遼闊,所以從邊城到帝都在每日停停走走的狀況下也隻用了一月。
如果說黎國上京從裏到外散發的是一股子紙醉金迷的腐朽氣息,那麼乘國帝都就顯得清廉多了。甚至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都不為過。
至於這乘國帝都是否真如表麵上看的那麼風平浪靜就無從得知了。
至少黎嬋是不信的。
水至清則無魚。這乘國帝都的水,隻怕是深得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事值得一提。
黎嬋一行人的車隊進京後沒有立刻進宮,反而喬裝了找了個偏僻的客棧住下來。
降國質子進京任何一國君主當務之急就是把對方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
可現在不僅不進宮,反而刻意掩飾行蹤,這樣做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還是為了瞞住皇帝另有他人操縱?
若不是因為進京途中有一部分部隊有事耽擱了,護送的隊伍遠不止現在這幾人。而在黎嬋一路上有意無意的拖延下,掉隊的那部分始終沒有趕上來。
是什麼事需要耽擱這麼久?
如果不是因事耽擱,就隻可能是人為拉慢了行進速度,使護送隊伍分成兩支。
那麼又是誰刻意減緩了行進速度?這麼做的目的何在?
黎嬋不知。
黎嬋隻覺得有一隻手在操縱著一切,偏生又看不真切。而她正被這謎團吸附在其中卻掙脫不得,就像置身泥沼,又像深陷迷霧,掙脫不得,也無法開雲見日,一股深深的無力感湧上來。
這乘國之行,遠比想象的還要凶險萬分。
**
乘國帝都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