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是條蟲23(1 / 3)

第二十三章

這日周眉用過午飯,坐在營帳中又拿出了那兩枚飛針把玩,衛兵通報說城主派人來找她,接著帳外走進一人,周眉一見,開心地喊了聲:“那琦,有什麼事嗎?”

誰知那琦一言不發,灰褐色的眼睛緊緊盯著她手裏的飛針,目光晶瑩,似有淚水要奪眶而出。周眉大奇,輕聲問道:“那琦,你怎麼了?”

那琦搖晃地邁動腳步,走到周眉麵前,伸出顫抖的手,有些艱難地說:“周姑娘,能讓我看看嗎?”

周眉把針遞到那琦手裏,那琦把針捧在眼前,又捂在胸口,眼淚突然狂湧而出,身體急促地抽搐起來。

周眉有些驚慌,又感覺明白了什麼,這個孤苦的年輕人,終於找到了回憶。

當年王族與東溟會戰,東溟人眾誌成城,王族卻是尾大不掉,雖有軒轅明這樣的超級統帥,最終還是落了個大敗虧輸,原來懷揣光複赤焰國理想的散民們失望之餘盡皆星散。當時呼延雲天正修整敗軍,一名老兵帶著一個六七歲孩童來見。據這名士兵敘述,他們一隊五人被十多名東溟人圍攻,眼見不支,卻突然發現敵人莫名其妙倒下幾個,敵我形勢發生變化,最後他們全殲追敵,取得了勝利。事後才在附近一棵樹上發現了這小孩,原來是他以飛石投擲,或中敵眉心,眉骨破裂;或打眼球,眼球暴碎,力道和準頭都令人叫絕,讓人難以想象是一名六七歲孩童的傑作。小孩自稱那琦,父母死於戰亂,自己流浪到此。老兵見他小小年紀,孤獨無依,便帶把他帶在身邊。雲天聽了也感驚異,細細詢問,誰知那琦口風甚緊,雲天也不計較,讓他跟了老兵在軍中。後來老兵退伍,雲天便讓那琦做了自己的親衛。

光陰荏苒,十一年過去了,那琦長得高大威猛,一頭的卷發和灰褐色的眼眸更將他和周圍人形成鮮明的對比。他把一肚子心事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說多餘的話,不做份外之事,日子久了,別人便不以他為異,也便都忽略了他。隻是在無人之時,空曠之處,他會對著月亮嘶吼幾聲,流幾滴眼淚。誰都不知道,他有天生的異能,有家傳的絕學,這些從他一出生便根植下的基礎,注定會讓他承擔常人難以承受的責任。

周眉手中的飛針,讓那琦完全失去了自製,因為他一眼便認出,那是他在這個濁世裏最親最親的人的隨身之物,他謹慎、冰冷地活了十幾年,唯有一團火焰微弱但恒久地支持著他,溫暖著他,眼前的飛針,便像一個火種,引爆了他內心的火山。那琦先是無聲地抽搐,然後低低地嘶吼,最後終於無所顧地哭出聲來。他哭得驚天動地,哭得天昏地暗,女營的人們全都吃驚地圍到周眉帳前,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周眉讓親兵驅散圍觀的士兵,靜靜地等待著,她的心情受那琦感染,竟也蠕動酸楚起來,兩行熱淚不爭氣地淌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那琦逐漸平靜下來,兩隻眼睛裏竟然滲出血漬,兩手仍緊抱著飛針,似乎害怕那針真得飛走。周眉憐惜地撫摸著那琦的卷發,輕聲問道:“好一點了嗎?”

那琦感激地向周眉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周眉便道:“那琦啊,這飛針是在一場爭鬥中留下的證物,它關係著我的一個親人的吉凶,現在,也關係到你的親人的下落。讓我們一起保佑他們平安,也一起來尋找他們吧。”

此時的那琦突然再無從前的恭順畏縮之態,挺直了身軀,眼中滿是自信和希望。他用衣袖抹幹眼淚,向周眉點點頭,說道:“周姑娘,你跟其他小姐們不同,我一直很佩服你。真的很感謝你給我帶來這個天大的喜訊,這飛針是我娘親的隨身之物,見到它,說明我的娘親還活在人世,隻要活著,我們就有重聚的希望。現在請你先去城主那裏報到去吧,他有事要跟你說。我會再來找你的。”

停了一下,又道:“這針,能不能……?”

周眉笑道:“你娘的東西,當然由你保管。你先去吧,我隨後就來。”

那琦欣然對著周眉鞠了一躬,轉身出了帳門。

周眉看著那琦的去影,呆了半晌,幽幽歎了口氣,收拾了一下,帶著親兵出帳向城主府去了。

呼延雲天今日心情極佳,雖然有一個壞消息,但卻有三個好消息。

壞消息也非意外,據密探傳報,共工城女王在大將蒙放的慫恿下,大肆打壓異已,並與東溟幾個唐姓本族暗通消息,看來有聯手的可能。比較明顯的矛盾表現在爭奪龍首這一問題上,已經有四個鐵礦被蒙放用極端手段完全壟斷,雲真與呼延雷從大局著想,令周鐵虎采取忍讓的態度,盡量不要撕破最後一層窗戶紙。

呼延雷的意思是,依目前局勢,大同城和龍首已達到牽製邪王城的目的,邪王要奪龍首,大同城便向西南用兵;邪王要打大同,龍首便發兵東進。共工城夾在叢林和龍首之間,除非聯合,難有作為,尤其叢林鹿王的威懾作用非同小可,唐霜蒙放自應曉得。

呼延雲天同意呼延雷的看法,但他最擔心呼延雷人手不夠,實力不強,所以此次精挑了二十名各色人才送去龍首,給呼延雷壯膽。其中就有周眉和那琦,這兩人也順便充當保鏢之職。

好事卻是太好了。

首先是雁門關的軒轅明來信說孟明族長帶領殘存族人來投。原來那日丹朱圍攻孟明府,孟明視倉促間隻來得及帶著妻女及幾名子弟從逃進地道,其他家人仆婦全都遇難。劉媽和小虎自然也加入了逃難隊伍。

西安城的這場爭鬥,監察長丹朱身亡,行省長官司馬休得了瘋巔病,雖然唐淵控製了局麵,一些矛盾卻再難調和。司馬家和孟明家的結局讓西南幾大家族都感心寒,楊趙兩家首先收斂起來,思謀後路。有那激進的年輕人開始蠢欲動,有所作為。唐淵早看出這種情形,所以囑咐大將軍英布加強軍管力度,同時控製好各大家族的人質,一時之間,西安城風聲鶴戾,百姓道路以目。

孟明一家在地道中呆了數日,派人出去打探,乃知除孟明府外,其他孟明族人都受到滅門之禍,城裏全部是東溟武士,延門搜查,搞得雞飛狗跳。好在易元心和軒轅小英的幾次鬧事,把監察院及省長府的戶籍資料燒毀,東溟人無法挨按戶堪查。孟明視緊咬牙關,暗中立誓,此生與東溟人不共戴天。

在其他家族的暗中幫助下,孟明視將零散各方的殘存族人收攏,輾轉遊走,備受艱辛,一個月後,來到了雁門關。孟明家的機關之學獨步天,族中子弟無不是守城好手,對大同城來說,無疑是天大的臂助。而對少女紫鳶來說,終能與情郎聚首,無限相思,一朝盡遣。

第二件是呼延雲真飛傳過來的,內容極簡單,卻令呼延雲龍心花怒放。

那上麵寫著:“易元心與軒轅小英無恙,不日來歸!”

距共工城以東二百裏處,有一山名剛山,山上多漆樹林,在林間有一條人工小徑蜿蜒環山而下。隻聽蹄踏聲響,小路目盡處轉出一隊騾馬,騾馬身上負貨甚重,領頭三人布衣短褂,滿臉風塵。三人且行且說。

“大叔啊,我們已經走了四天了,明天真的能到共工城嗎?”

“小栓,大叔我往來這條路好多年了,以前比這凶險得多,當兵的,做強盜的,還有猛獸惡鬼,都來擋道,要不是運氣好,我都死好幾回了。可是人為財死,沒辦法的。這些貨物運過去,能得個好價錢,回時還可以在這裏挖點白金白玉,這剛山雖然矮小,裏麵礦藏可不少。年輕人,多受點磨練,不是壞事。”

另一人道:“小栓子,是不是想家裏的媳婦了。到了共工城,給你找個水滴滴的小姑娘泄泄火,那時候你就沒有牢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