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腸聖太原名孟倩娘,出身貧寒之家,隻因父親早逝,故而與母親相依為命。
母親孟秦氏僅靠給人洗衣縫補養家糊口。
孟倩娘幼年就顯示出過人的膽識與智慧,喜歡舞刀弄劍,自創奇招怪式,以便保護母親不受欺壓。
十一歲那年,孟秦氏去山上挖野菜時偶救了一位受傷的老劍客。
老劍客在她家養傷之際,看出孟倩娘是個練武奇才,便慷慨地傳授其畢生功力,並相贈了伴隨他一生的寶劍,告誡她要替天下百姓伸張正義,傷好以後老劍客便在江湖銷聲匿跡了。
孟倩娘視劍勝命,聞雞起舞,勤學苦練。
轉眼春去秋來七載過去了。
孟倩娘出落得如花似玉,國色天香。隻因沉迷武學,她幾乎與世隔絕,不與人往來,從而性格孤僻冷漠,心中隻有武功和母親。
遼宋交戰初年,孟倩娘辭別母親,孤身一人背著心愛的青龍寶劍踏入江湖,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行俠仗義之旅。
從小沒有離開過窮鄉僻壤的孟倩娘乍見外麵又是另一番天地,花紅柳綠,人潮洶湧,頓時傻眼了,漫無目的地來到江南,身無分文的她隻好在街頭賣藝過活。
一日,孟倩娘聽說有人在城裏設擂台比武,大動好奇之心,隨著人流來到擂台下麵,抬頭看見台上站著一個年輕俊美的少年,他衣著華麗,氣宇軒昂,風流倜儻,用不可一世的傲慢神態看著下麵。
台下一腳,蜷縮著十幾個滿身傷痕的俠客哭爹叫娘。
這少年正是何自清。
孟倩娘飛身躍去,如仙女臨界。
何自清眼前一亮,怔叫:“姑娘,本公子素不與女流動戈!快快下去!”
孟倩娘並不作聲,寶劍出鞘,分心便刺。
何自清被迫無奈,隻好出手。
二人開戰,可謂是鋼與鐵,針與錐交鋒,打得難分難解。
隻看得台下的觀眾目瞪口呆,掌聲雷動。
激戰了百餘回合,何自清終因一招失利敗在孟倩娘劍下。
孟倩娘忌恨達官貴人,對何自清沒留情麵,打得他口吐狂血,無力反擊,一腳將他踢下了擂台。
誰知何自清在擂台四周設有埋伏,見他敗陣,弓箭手呼拉一下衝了出來。
孟倩娘初出茅廬,哪裏見過這陣勢,見弓箭手對準了自己,她一下子愣住。糊塗之餘,被一張大網罩住,而後被俘,押入大牢。
孟倩娘後來才知道何自清的父親乃是當朝兵部侍郎,何家在杭州是稱霸一方,一手遮天。
孟倩娘被囚禁了五天,何自清親自去牢裏審問,她隻怒不言。
何自清見她貌美如花,天生麗質,便一見傾心。
何自清每天去探望她,並且美味佳肴,錦衣玉食地款待,還將她安排在府裏吃住,婢女奴仆任由使喚,且進出自由。
起初孟倩娘還很痛恨何自清,但是漸漸與他處得多了,發現何自清並非她想象的那種惡人,對她十分的坦誠,因此,她有開始的排斥變為順從。時間一久,這個情竇初開的懵懂少女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心情也從未有過的開朗,於是她心安理得地在何府長住下來。
何自清幾乎足不出戶地陪伴她的左右,與她形影不離,帶著她遊山玩水,共同探討武學疑難,相互切磋功夫新學。
很快,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彼此離不開了。
孟倩娘畢竟是個單純天真的女子,加之識字不多,更不懂得人情世故,何自清的花言巧語和關愛體貼令她迷失了自己,覺得自己一時一刻也不能沒有他在跟前,即便這樣她也還算是的精明的人,與何自清始終保持一線之距,杜絕他對她有不禮之舉。
何自清自然有一套對付女人的獨特本領,對孟倩娘百依百順,包容她的無知和潑辣,想盡辦法滿足她的需求,儼然一個正人君子。
一天,風和日麗。
何自清邀她去郊遊,帶著她漫山遍野亂轉,直走得孟倩娘饑渴交加,又累又乏。
何自清見此一麵自責一麵扶她坐下,看著嫵媚動人的她假借為她拭汗之際便想親近。
孟倩娘慌忙閃開,惶惶拒絕。
何自清壓抑許久的欲念此時哪裏再克製得住,攆過去信誓旦旦:“倩娘,我對你的心難道你這麼久還看不出來嗎?我如果是個朝三暮四,心懷不軌的人,早就對你居心不良了,何必等到現在?我為了你,別的女人都不看一眼,你還要怎樣?”
孟倩娘細細一想覺得他的話很在理,有些動搖了,低下頭:“你是大家闊少,我卻是小家碧玉,我怕你終究看不起我。”
“哪會呢?大家小家不都是人嗎?你我之間隻有深情厚意,並不存在什麼尊卑之分。這段日子你也看清了我是怎樣的人,況且我至今未娶,你就是我何自清今生唯一的妻子。”何自清握住她的手情意綿綿。
孟倩娘輕信了他感人的謊言,退讓了:“我、我得想想——”
何自清不失時機地撲倒了她??????
從此,孟倩娘就成了何自清床上玩物,任由他擺布,她甚覺幸福地等待著與他洞房花燭。
但是何自清卻閉口不談成親一事,也開始不再與她促膝談心,早出晚歸,每次夜半回來都是酩酊大醉,對她施暴一番,爾後呼呼大睡。
兩月之後,他對她興味索然了,夜不歸宿,三五天不見人影。
孟倩娘困惑之餘,發覺自己已有了身孕,興高采烈地告訴了何自清,滿以為他會欣喜若狂地娶她。
哪知何自清立馬變臉,嗬斥:“我還沒打算娶妻生子,咱們還沒有到那一步,怎麼可以把孩子生下來?不是讓我們何家臉上抹黑嗎?馬上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