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泗水關前,孫堅軍數次攻城,每一次眼看勝利在望,隻是尚未在城頭站穩腳跟,很快被瘋了一般的西涼軍以命搏命趕下城樓,雙方甲士的屍體在城池下壘成了山。
西涼軍前番潰敗,原本對孫堅軍十分恐懼,眼看孫堅領軍攻殺而來,一時士氣大跌,想要出關投降者不在少數,隻是隨著孫堅下令,所有西涼軍甲士一個不留,徹底激起‘西北狼’的血性。
與孫堅軍纏鬥之時,即便身負重傷無力再戰,也會推搡著敵人一起墜下城口,統帥胡軫親自披甲督戰,賞罰之令臨場頒布。
凡死戰者,斬孫堅軍三人者,賞美酒,五人者賞燉肉,斬十人者,關中強征來的女子隨意挑選,那些所謂升官發財的口頭賞賜都是虛的,隻有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才能激發甲士的鬥誌。
同樣統帥胡軫頒布嚴令,凡敢後退者,兵卒逃,斬伍長,伍長逃斬什長,什長逃斬隊長,依次類推,絕不姑息,連坐之下,一眾軍官紛紛督戰,誰也不敢轉身而逃。
不僅僅是身後軍官隨時可能斬過來的戰刀,更重要的是,這些被提拔的軍官為報知遇之恩無不死戰,一時汜水關中為數不多的殘兵鬥誌昂揚,一時竟然將孫堅軍精銳勁旅趕下城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孫堅親自督戰的軍隊雖然士氣高昂,但連番數次被挫敗銳氣,損失慘重之下,原本悍不畏死的甲士,心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恐懼。
戰場之上,恐懼就好像疾病一樣,是可以蔓延的,每一次將校不得不親自督促甲士攀上雲梯,不再如先前奮勇爭先。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到後來,孫堅的銳氣愈發低迷,眼看汜水關岌岌可危,就是攻不下來,孫堅黯然歎氣,不得不下令撤軍。
汜水關酣戰稍稍落幕,眼看孫堅軍徐徐退去,一眾尚在城頭的西涼軍甲士喜極而泣,不少人累癱在地,甚至有一些甲士在屍體和血水中倒頭便睡。
渾身浴血的呂布在城頭目光遠眺,握著佩劍的手臂微微有些顫抖,並非恐懼,而是覺得太過酣暢淋漓,一番戰鬥不止斬殺多少敵軍,強烈的殺氣愈發濃鬱。
呂布的威望徹底震懾了拚死守城的西涼軍甲士,以後再也沒有人因呂布是並州軍舊部,膽敢絲毫小看,不少甲士對戰場上的絕對強者心生崇拜,堅信隻要呂布在,汜水關就牢不可破。
*****
孫堅軍營之中,無數奄奄一息的傷兵不斷淒厲哀嚎著,隨軍醫官也隻能略盡人事,小傷還可以包紮止血,若是重傷之軀,大多數都會失血過多而死,即便僥幸成功止血,因感染破傷風而死的十之七八。
“什麼!袁術欺我太甚!”隻聽軍帳之中一聲暴喝。
孫堅心中震怒,原本袁術答應一天之內送到的糧草,直到此時依然未見蹤跡,本來孫堅所部的糧草就不多,隻能堅持不到一日用度,現在可好,一番酣戰之後,軍中無糧,一時人心浮動,怨聲道載。
古來為兵者,除了朝廷近衛軍外,大多數甲士都是混一口飯吃,即便戰場凶險萬分,多數精壯還是選擇參軍。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糧食稀少難覓,唯有參軍之後大多能吃飽,若是能建功升為軍官也能光宗耀祖。
但軍中無糧,對士氣的打擊極大,曆史上極度饑餓的兵士嘩變時常發生,沒有人願意餓著肚子打仗,尤其是在一場鏖戰之後,眾多甲士更是群情激奮。
很快出現饑餓難挨的逃兵,雖然被一眾將校斬殺為首逃兵震懾全軍,但也隻能解一時之困,孫堅軍自散隻是時間問題。
眼看華雄統領近萬大軍即將趕來,一旦進入汜水關,以目前的兵力再若強攻,無異於自尋死路,若是華雄領兵追擊,恐怕孫堅無路可退。
若是率兵撤離,無疑於折了關東義軍麵子,即便一時無礙,也會引來非議,孫堅為人勇摯剛毅,領軍衝殺一往無前,撤退?孫堅自問做不到。雖然對袁術恨得牙癢癢,但此時軍心不穩,別說再次攻殺,就是整軍而待都做不到,孫堅環視左右沉聲道:“我孫文台與那董卓前世無怨,後世無仇,全力攻殺上報效朝廷,下為袁家報仇,他袁術豈有克扣軍糧之理。”
“你等原地固守,我立刻去向袁術催糧!”孫堅決心已定,準備即可出發,好在汜水關中殘兵不多,若是此時衝殺而來,大軍必然潰散。
一眾將校無奈歎氣,麵麵相覷也是無可奈何,雖然有人想到不遠處駐軍的驃騎大將軍公孫逸,若是前去求助,自然能解燃眉之急。
但以眾人對孫堅的了解,絕不會向公孫逸低頭,尤其還是當初暗示公孫逸不得隨進前來搶奪關之功,人活一口氣,更別說為人孤傲的豪傑孫堅,不是不想去索糧,而是實在抹不開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