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內,氣氛有些異常,管寧勸諫公孫逸放棄酸棗縣,領兵前往他處占據地盤,隻是眼看公孫逸久久沉默不語,管寧心中一時十分忐忑。
其實管寧並不知道,公孫逸並非對建議置若罔聞,而是自責居然沒有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一旦袁紹等人到來,不僅又可能完全丟失根據地,而且這些日子打下的基礎,很有可能做了他人嫁衣。
一旦被袁紹反咬一口,說他是董卓一黨,即便有先前刺殺董卓的壯舉,但依然會招來無盡麻煩,人言可畏,尤其是反董聯盟的盟主所說。
就連田豫也認為當初領軍占據這裏,是有戰略深意的,公孫逸不嚴明,想必是時機未到,而事實上,公孫逸其實心中並沒有戰略遠見。
之所以令田豫領兵占據酸棗,隻是因為根據曆史走向,關東義軍會在這裏聚集,一心想要擊敗董卓的公孫逸哪裏會想到那麼多,現如今管寧一番話,讓公孫逸醍醐灌頂,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我們能去哪裏?”過了半餉,公孫逸歎了口氣喃喃詢問。
管寧鬆了口氣,眼看公孫逸看似有些不舍,但還算願意聽取建議,連忙道:“雖然並非天下之大任意可去,但對於主公來說選擇並不多,不知主公可有想法?”
“幼安以為兗州、冀州如何?”公孫逸看著管寧詢問。
公孫逸很清楚,曆史上曹操、袁紹借此兩州起家,皆逐漸強大起來,兵戎強盛足以問鼎天下,若問想要占據之地,自然對兗、冀兩州垂涎三尺。
“兗州雖然貿易發達,地域富庶,卻是百戰之地,州內豪強眾多,以目前驍騎軍的兵力可以占據一時,但並非長久之地;冀州袁家勢力太大,若去免不了與袁家衝突,地方士紳豪強都會反抗我們,即便戰勝也是元氣大傷。”管寧微微搖頭,並不支持公孫逸的想法。
“並州距離我軍較近,那裏民風彪悍,盛產戰馬,是否是合適的占據之地?”
公孫逸很清楚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戰略價值,一支精銳騎兵,可以依靠強大的機動性,對於敵方的補給線將構成致命威脅,衝入郡縣之中燒殺搶掠,近乎可以摧垮守城將士的心理防線。
兩軍對陣之時,成群結隊的騎兵,可以輕鬆衝破側翼軍陣,不論是追擊還是撤離,來去如風,而並州盛產戰馬,鐵騎天下馳名,若問公孫逸想要領軍占據哪裏,並州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不可,並州接近羌胡,邊境常有戰事,我軍軍勢雖盛,但依然無法與外族相抗,不可前往,河內太守張揚兵精糧足,手下並州鐵騎無往不利,我軍多為步軍,戰之不宜,一旦進攻不利,後路被截將退無可退!”
管寧依然搖頭,對於公孫逸的想法持反對意見。
“徐州如何?”此地人傑地靈,賢才輩出,公孫逸自然有所意動,曆史上劉備借助徐州一州之兵抗擊曹操,可見一斑。
“徐州陶謙意圖不明,治理徐州已有多年,與豪門大家多有姻親,根深蒂固難以撼動,難以站穩腳跟。”
管寧頓了頓接著道:“陶謙手下丹陽精兵十分悍勇,當年李陵將軍率五千死士抗擊匈奴八萬精騎皆力戰,險些逼退匈奴大軍,孤立無援最終戰敗,死士剩不足五百人,此五千死士皆為丹陽精兵。”
“揚州呢?”公孫逸十分無奈的追問。
本以為天下將變,群雄逐鹿的格局即將拉來帷幕,哪曾想管寧一番分析,公孫逸愕然發現,天下之大,居然各個郡縣都有人隱隱占據,若非管寧提點,等戰敗董卓再去爭奪地盤,很有可能一敗塗地。
“揚州袁術獨大,地域富庶,兵精糧足,若是我軍前往,隻要將我軍擋在淮河以北,光是消耗我軍都無力支持,更別說強渡淮河攻伐袁術,隻會自取滅亡。”
“荊州總可以吧,那裏地緣遼闊,各方勢力雲集,隻要陳兵荊州,想必倒是有占據一方的機會!”
荊州幅員遼闊,後來的荊州之主劉表剛剛前往,還未取得荊襄士族蔡家和蒯家的支持,若是乘此機會前往,也許有可乘之機。
“荊州的確是一個選擇,隻是荊州太過偏遠,不利於掌控大局,以在下之建,主公之父公孫瓚占據幽州中東之地,前往幽州占據北部之地,倒是不錯的選擇。”
“隻是幽州牧劉虞品賢舒德,深受百姓愛戴,若是領軍攻伐,恐怕州內亂兵漸起,倒是可以借助令尊之軍瓦解氏族強行統治,劉虞勢力位於幽州北部那裏接近外族,同樣隱患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