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喜怒無常(1 / 2)

人微言輕毫無反抗之力的公孫逸隻能妥協,眼看勸諫之臣慷慨赴死,心中唯有欽佩敬重,古往今來,文死諫,武死戰國將大興,隻可惜漢靈帝昏庸無度,不思朝政,大漢王朝的覆滅已是必然。

眼前怒目圓睜的屍體尚在,如此強壓之下公孫逸隻覺心髒快速跳動,好在先前早有準備,公孫逸深吸一口氣,上前從桌上端起酒杯,沿著花台來回渡步。

盡可能的將眾人胃口吊起來,順勢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慷慨朗聲道:“自秦以來,世人甚愛牡丹,吾獨愛蓮,其性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公孫逸略顯沉吟接著道:“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蓮,花之君子者,唯陛下所能駕馭,三皇五帝,鬥轉星移,齊天聖君,唯看今朝。”

“妙哉,公孫逸不愧為朕之良才,朕定要重賞,隻是賞些什麼好呢?”公孫逸大部分抄襲周敦頤的愛蓮說,後麵幾句信口胡謅,完全是拍漢靈帝馬屁,好在漢靈帝很吃這一套。

隻是公孫逸很清楚,不論時何賞賜是萬萬收不得,若是漢靈帝一時興起封賞一官半職,公孫逸恐怕也交不起錢財,漢靈帝賣官曆史上可是出了名,即便是封官加爵,也定要索要錢財。

據說當時有一地方官被委任為某地太守,因為兩袖清風無力繳納錢帛,想要辭官卻求之不得,被催逼無奈之下,隻能含恨自殺。

何況公孫逸需要緩和那些對自己有成見士流朝臣的關係,不求同心同德,起碼不會站在對立麵,雖然有風險,但這個險楊逸必須冒。

公孫逸深吸一口俯身跪地道:“陛下聖恩,在下誠惶誠恐,但求陛下放過這位大人一家,恩準其厚葬。”

站在一邊的蹇碩臉色驟變,看著公孫逸滿是驚愕,暗暗後悔有些識人不明,連忙小心站在一邊,生怕被公孫逸牽連。

漢靈帝雖然看似和顏悅色,其實內心並未對先前死諫朝臣有所釋懷,公孫逸居然違逆勸諫,膽敢為該死之人說情,一時間整個空氣變得凝重。

隻見漢靈帝怫然色變,看著公孫逸的眼神殺氣頓生,倒是一眾士人朝臣滿眼驚訝的看著公孫逸,原本的印象豁然一變。

在這些朝臣看來,公孫逸不過是溜須拍馬之輩,沒想到居然為被漢靈帝下令屠殺九族的朝臣求情,一時間對公孫逸的印象大為改觀。

“公孫逸,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漢靈帝雖然語氣低沉,肅殺之氣令人心驚。

“在下並不識其人,若是陛下下令屠其九族,不僅成就其剛正不阿之英名,而且不明事情原委的百姓,會以為陛下濫殺無辜,陛下乃是千古聖君,若是厚葬其屍,百姓必然深沐聖恩,還請陛下三思。”

公孫逸心驚膽寒,麵對漢靈帝的威壓,一時冷汗浸透了衣衫,若是漢靈帝當場暴怒將其處死,恐怕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隻是公孫逸必須讓朝臣明白,他公孫逸並非宦官一黨。

好在漢靈帝似乎欣賞公孫逸文采,有此一問,算是給予了公孫逸申辯的機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孫逸已經盡力而為,至於那大臣一家是否會被株連九族,他楊逸是否會下獄身死,一切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哈哈,不愧是朕之賢才,你為朕悉心籌謀,卻險些錯怪與你,卿所言不錯,朕乃是明君,怎能嚴苛利律,來人,厚葬陳泰,赦免其家人,讓其子入朝為官,交尚書審查錄用。”

“陛下聖明!”一眾朝臣皆俯首跪拜。

朕先前所言重賞本該履行,奈何卿年齡尚淺,入宮為官為時尚早,這該如何是好!”

漢靈帝一時有些苦惱,賞賜吧,國庫空虛,即便是賞賜名譽官位,公孫逸也是年齡尚小,若是執意如此恐引大將軍何進不悅,若是不賞賜,先前金口玉言豈不是自貶身份,苦惱之下不由有些煩躁。

站在一邊的蹇碩眼珠一轉,上前湊近漢靈帝低聲道:“陛下,聽聞戍邊白馬將軍公孫瓚上孝父母,下撫軍民,品行出眾,眾人皆讚。”

“奴才以為,賞公孫逸不如賞公孫瓚,不僅可以安撫邊軍,又能讓公孫逸感恩戴德,至於公孫逸辭賦通達,不如賞賜名譽之位舉為孝廉即可。”

“卿所言極是。”漢靈帝心中一喜煩惱盡去,起身言道:“公孫瓚戍邊多年勞苦功高,又能教導如此子嗣更是功績不菲,至於封賞,蹇碩,由你與張常侍定論擬旨吧。”

漢靈帝看著公孫逸輕笑著朗聲道:“汝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符孝廉之品格,朕親舉孝廉以謂犒獎,並特賜‘一品賢才’為天下標榜,汝定要在朕身邊多多出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