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謬誤部(3 / 3)

綿在凳一女買綿子,正在講價,賣者欲出小恭,躊躇不決。女雲:“你放在此,難道我偷了不成?”其人曰:“既如此,大娘綿(眠)在凳上,待我撒出了來。”

撒屁秤一人問鄰婦借秤,婦回雲:“我家這管撒屁秤,是用不得的。”其人曰:“娘子,你在前另有不撒屁的,求借我用一用。”

貓乞食一貓向婦人求食,叫喚不止。婦喝曰:“隻管叫甚麼,除非割下這張屄來與你吃。”鄰漢聽得曰:“娘子,你若當真,我就去買碎魚來換。”

底下硬一人夜膳後,先在板凳上去睡,翻身說:“底下硬得緊。”妻在灶前聽見,回言曰:“不要忙,收拾過碗盞就來了。”

手氏一人年逾四旬始議婚,自慚太晚,飾言續弦。及娶後,妻察其動靜,似為未曾婚者。乃問其前妻何氏,夫驟然不及思,遽答曰:“手氏。”

兩夫丈夫欲娶妾,妻曰:“一夫配一婦耳,娶妾見於何典?”夫曰:“孟子雲:‘齊人有一妻一妾。’又曰:‘妾婦之道。’妾自古有之矣。”妻曰:“若這等說,我亦當再招一夫。”夫曰:“何故?”妻曰:“豈不聞《大學》上雲:‘河南程氏兩夫’。《孟子》中亦有‘大丈夫’、‘小丈夫’。”

日餅中秋出賣月餅,招牌上錯寫日餅。一人指曰:“月字寫成白字了。”其人曰:“我倒信你騙,白字還有一撇哩!”

禁溺牆腳下恐人撒尿,畫一烏龜於壁上,且批其後曰:“撒尿者即是此物。”一人不知那裏,仍去屙溺。其人罵曰:“瞎了眼睛,也不看看。”撒尿者曰:“不知老爹在此。”

牆龜牆上畫一烏龜,專禁人屙尿。一人竟撒,主家喝曰:“你看!”其人雲:“原來烏龜在此看我撒尿。”

說大話主人謂仆曰:“汝出外,須說幾句大話,裝我體麵。”仆領之。值有言“三清殿大”者,仆曰:“隻與我家租房一般。”有言“龍衣船大”者,曰:“隻與我家帳船一般。”有言“牯牛腹大”者,曰:“隻與我家主人肚皮一般。”

掙大口兩人好大言。一人唇說:“敝鄉有一大人,頭頂天,腳踏地。”一人曰:“敝鄉有一人更大,上嘴唇觸天,下嘴唇著地。”其人問曰:“他身子藏在那裏?”答曰:“我隻見他掙得一張大口。”

天話一人說:“昨日某處,天上跌下一個人來,長十丈,大二丈。”或問之曰:“亦能說話否?”答曰:“也講幾句。”曰:“講甚麼話?”曰:“講天話。”

慌鼓一說謊者曰:“敝處某寺中有一鼓,大幾十圍,聲聞百裏。”傍又一人曰:“敝地有一牛,頭在江南,尾在江北,足重有萬餘斤,豈不是奇事?”眾人不信。其人曰:“若沒有這隻大牛,如何得這張大皮,慢得這麵大鼓?”

大浴盆好說謊者對人曰:“敝處某寺有一腳盆,可使千萬人同浴。”聞者不信。傍一人曰:“此是常事,何足為奇?敝地一新聞,說來才覺詫異。”人問:“何事?”曰:“某寺有一竹林,不及三年,遂長有幾百萬丈,如今頂著天公長不上去,又從天上長下來。豈不是奇事?”眾人皆謂誑言。其人曰:“若沒有這等長竹,叫他把甚麼篾子,箍他那隻大腳盆?”

兩企慕山東人慕南方大橋,不辭遠道來看。中途遇一蘇州人,亦聞山東蘿卜最大,前往觀之。兩人各訴企慕之意。蘇人曰:“既如此,弟隻消備述與兄聽,何必遠道跋涉?”因言:“去年六月初三,一人自橋上失足墮河,至今年六月初三,還未曾到水,你說高也不高?”山東人曰:“多承指教。足下要看敝處蘿卜,也不消去得,明年此時,自然長過你們蘇州來了。”

誤聽一人過橋,貼邊而走,傍人謂曰:“看仔細,不要踏了空。”其人誤聽說他偷了蔥,因而大怒,爭辨不已。複轉訴一人,其人曰:“你們又來好笑,我素不相認,怎麼冤我盜了鍾?”互相廝打,三人扭結到官。官問三人情事,拍案恚曰:“朝廷設立衙門,叫我南麵坐,爾等反叫我朝了東!”製簽就打。官民爭鬧,驚動後堂。適奶奶在屏後竊聽,聞之柳眉倒豎,搶出堂來,拍案吵鬧曰:“我不曾幹下歹事,為何通同眾百姓要我嫁老公!”

招弗得鬆江人無子,一友問:“尊嫂曾養否?”其人答曰:“房下養(同癢)是常常養呢,隻是孽(入看)深招(抓看)勿得。”

手木篤鬆江婦寒天淘米,似手冷插入腰內。主母疑其偷米,喝曰:“做甚麼?”婦答雲:“手木(摸)篤(音屄,手冷也)。”

圓謊有人慣會說謊,其仆每代為圓之,一日,對人說:“我家一井,昨被大風吹往隔壁人家去了。”眾以為從古所無,仆圓之曰:“確有其事。我家的井,貼近鄰家籬笆,昨晚風大,把籬笆吹過井這邊來,卻像井吹在鄰家去了。”一日,又對人說:“有人射下二雁,頭上頂碗粉湯。”眾又驚詫之,仆圓曰:“此事亦有。我主人在天井內吃粉湯,忽有一雁墮下,雁頭正跌在碗內,豈不是雁頭頂著粉湯。”一日,又對人說:“寒家有頂漫天帳,把天地遮得沿沿的,一些空隙也沒有。”仆乃攢眉曰:“主人脫煞扯這漫天謊,叫我如何遮掩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