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聽罷,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對團結統一是有誠意的,這不是政治手段,希望大家在統一政令下工作。國內政治問題,我希望整體解決,而且越快越好,也不要零零碎碎,拖拖拉拉。隻要我一天活著,我就會為此努力。我會奉行公道原則,不會讓你們吃虧,這點可放心。”
蔣介石還就國共關係說道:“中共是愛國的、有思想的,有許多的人才,國家也愛惜人才,並一視同仁。過去合作革命五年,不料十年內戰,時光白白過去了,這是教訓,若國共問題解決,國家必能一日千裏。”
林彪見蔣介石說得如此慷慨,便提起了新四軍,希望蔣介石能夠承認如今以陳毅為代軍長的新四軍。
不料,這話觸動了蔣介石的心病,他不悅道:“承認新四軍,等於不承認政府。你今後不要跟我提新四軍了。再提我是不聽的!再提我是不聽的!”
說罷,蔣介石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太直了,又趕緊對林彪說:“因為你是我的學生,所以我有什麼,就跟你說什麼。對別人我就不說了。”
林彪跟蔣介石的第一次會談,就這樣不了了之地結束了。
就在林彪到達重慶後不久,國民黨聯絡參謀鄭延卓到達延安。毛澤東和鄭延卓談了兩次。鄭在延安住了兩星期。
1942年12月1日,當鄭延卓打算回重慶之際,請毛澤東親筆修書一封,交他帶給蔣介石。毛澤東當著他的麵,寫了這麼一封信給蔣介石:介公委員長政席:
前承寵召,適感微恙,故派林彪同誌晉謁。嗣後如有垂詢,自當趨轅聆教。鄭委員延卓來延,宣布中央德意,惠及災黎,軍民同感。此間近情,已具告鄭兄,托其轉陳,以備采擇。鄭兄返渝之便,特肅寸楮,借致悃忱。
毛澤東
卅一年十二月一日
林彪到了重慶,卻想不到這一回的會談竟變成了馬拉鬆會談,一談就談了八個來月!國民黨方麵,常常由張治中出麵,會談也就在張治中家裏。
後來,張治中這麼回憶:“周、林一道來,談談歇歇,歇歇談談,前後經過八個月之久。”
林彪“虛此一行”。會談拖拖拉拉,沒有什麼成果。毛澤東在1943年1月16日致周恩來、林彪的電報中指出,蔣介石“除麵子問題外,是否還有借以拖延之目的”?
這樣,1943年6月4日,周恩來、林彪在會見張治中時提出,林彪要回延安,希望行前一晤蔣介石。
其實,這時毛澤東已決定讓周恩來也一起回延安,但周恩來未向張治中提及——因為自皖南事變後,周恩來多次希望回延安彙報,蔣介石總是“挽留”。
6月7日,周恩來、林彪會見蔣介石。周恩來當麵向蔣介石提出與林彪一起回延安,蔣介石答應了。
這樣,闊別延安三年的周恩來,終於有機會“回家”了!
6月28日,周恩來、林彪、鄧穎超等一百多人乘卡車離開重慶,經西安返回延安。一路風雨,當他們到達延安時已是7月16日了。
中共留下董必武在重慶主持工作。